第26章(第2/3页)

“啊,她居然跳进窑里去了!快点灭火呀!”

“对对对,赶紧灭火,大家快点啊!”

督窑官立刻派官兵制止情绪激动的民众:“这窑火不能灭,绝对不能熄!如果熄了的话,我要你们全镇的人陪葬!”他嘶声吼道。

祭祀活动上窑火灭了的话,如果在圣上面前参他一本,他只怕丢了乌纱帽事小,被株连九族事大。

可激动的人们哪里肯听他的声音,纷纷加入熄灭窑火的行动中。

督窑官的高压政策早就在人们心中引起了不满,坑杀窑工的行为更是民怨沸腾,可是人们依旧不敢反抗。

此时,翠兰投身进入窑口,才让人们惊醒,当初的窑神不就是因为官家的压迫才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性命么?

如今,竟然又逼的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跳了窑!

人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便是熄灭掉这该死的窑火,让翠兰出来!

冲突中,人们发现无论怎么给窑降温,都无法扑灭窑中的烈火,这火烧了整整七天七夜才熄灭。

七天后,由于冲突参与人数过多,民怨压力过大,督陶官宣布暂不追究参与暴动民众的罪,释放卓良等一干陶工,恢复他们在窑厂的工作。

窑火终于熄灭,冷却后,人们却都不敢开窑。

身体逐渐缓过劲来的卓老爹,在工友们的搀扶下走出了大牢。

迎接他的并不是他可爱娇俏的女儿,却是女儿的死讯。

卓良强撑着身体来到御窑厂,厂里年纪最长的老师傅走到卓良面前。

“兄弟,你节哀顺变,可这窑,只能你来开。”

卓老爹死死盯着窑门,说什么也不信女儿会从窑顶跳入窑中。

他推开了搀扶他的人,一块一块挪开了窑门的砖。

他的动作非常吃力,非常慢,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无比的沉痛。

周围人都静静的看着,谁都没有出声。

窑门被打开了,卓良走了进去,在窑口下方发现了一些遗骸,他依旧不信那是他的女儿翠兰。

人们小心收殓了遗骸,这才从柴窑里小心搬出装着瓷器的匣钵。

有经验的窑工才能从匣钵中取出烧好的瓷器。

“天啊,这一窑的青花好漂亮。”

“是啊,从未见过一窑没有一件瓷器破损的。”

“咦,怎么会多一件?这是谁放进去的?”窑工们清理的时候发现数目对不上,这才留意到这件瓷瓶。

而且,最奇怪的是,这瓷瓶卡在了匣钵中,谁也取不出来。

人们不由得看向卓良,这里面肯定有古怪,说不定是翠兰放进去的。

在众人注目下,卓老爹步履蹒跚的走向这个匣钵,他粗糙的手掌抚摸着匣钵,似乎感应到了些什么,目光都变得柔和。

别人无论如何都取不出来的瓷瓶,卓良轻轻一提,便取出来了。

他的手微微一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场的窑工如遭雷劈一般惊呆在原地,这竟是个通身鲜红的柳叶瓷瓶。

是他们付出了数十窑工的性命都没能烧制出的正红釉!

这红色娇而不艳,如同初凝鸡血,又如同初升的朝霞,晶莹剔透如同红宝石一般。

难得的是,这红色虽鲜艳,却一点也不刺目,反倒泛着深沉安定的光泽,让人见之难忘。

加上柳叶瓶的优美造型,如同一个少女静静的站在面前,皎若秋月,含苞待放。

卓良在看见这件柳叶瓶时,才终于搂着瓶子大哭出声:“翠兰!我的女儿啊!”

上一次见面,他还记得,她坚定的目光:“阿爹,我一定会救你的!”

此时他果然被她救了,可他的宝贝女儿却永远回不来了。

他身后的窑工们默默无言的围了过来,围着这只他们做梦也想要烧制成的正红釉瓷瓶,是翠兰用自己的命换来了他们所有人的命。

她是他们所有人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