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相会(第2/3页)

崇宁公主还是第一次见这两位如此默契,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其实不管是似锦、林岐还是她自己,对林岐的身份都心知肚明,这会儿都在装傻呢,偏偏这两个小傻子演戏演得一本正经。

不对,似锦应该全知道,只是知道林岐爱演,故意配合他呢!

林岐喝了清茶,喉咙舒服了些,这才看向似锦,开口道:“周姑娘,上次朝廷军队前往肃州平叛,你和郑夫人联合洛阳商家和女眷捐献的三万两银子,已经全部发放给伤兵和阵亡士兵家眷了,按照重伤士兵一人二十两,轻伤士兵一人十两,阵亡士兵一家五十两的标准发放。”

“是由青衣卫联合东宫的人发放的,账目完备,我已经让人送往洛阳郑夫人和赵夫人处,另外周姑娘那份,我也正要派人送去。”

似锦闻言,一颗心揪了起来:“这些士兵都是为了大周,可不能凉了他们的心——这些银子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再想法子凑一些?”

林岐声音沉静:“我正与户部尚书宋启翎宋大人、新任兵部尚书马正阳马大人以及大理寺监察院进行一个伤亡士兵抚恤计划,到时候由朝廷出面,设立一个金库,专门对为国伤亡的士兵进行抚恤。”

似锦听了,道:“既然设立这个金库,里面的银子就得流转起来,生生不息才是,不然金库总有枯竭的一日......”

林岐神情坦然:“所以要与大理寺监察院联合进行呀!”

以后贪官污吏的赃银,不再没入国库,而是进入这个金库。

有大理寺监察院联合加入,也能进行监督。

似锦微微颔首:“若是能让商家派出为首之人,也对金库的账目进行监督,想必商家捐银的热情也会更高,像上回在洛阳,就是由我姑母名下的生药行发起捐银,然后其他商家积极响应,才能在两天之内捐了那么多药材和银子。”

她想起在洛阳时的往事,低声道:“咱们大周百姓,尤其是中下层的商人和平民,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实在是爱大周这个国家,都明白唇亡齿寒这个道理。”

林岐曾多次随着老师和墨尘深入民间探访民情,慢慢道:“不过百姓心里想的不是唇亡齿寒,而是瓦肆中讲三国评话,每次开场都要说那句‘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评话和靖康风云这两个评话风靡大周百年,一直长盛不衰,有一个原因就是老百姓都明白,东汉末年国家分裂,因此外族入侵生灵涂炭;北宋朝廷不重视军队和士兵,因此军队战力极弱,金兵长驱直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周每个人都知道,不能忘记那些历史......”

崇宁公主没想到林岐居然会和似锦谈论国事,而且会谈得这样深入,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父皇从来不肯和母后谈论国事。

驸马每年都要回西北军中一个月,却从不和她说起军中之事。

这样看来,小凤凰和似锦,可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灵相通......

她忽然羡慕起来。

可是转念一想,崇宁公主又释然了。

像小凤凰和似锦这样的,世上又有几对呢!

林岐和似锦说罢这个话题,一时心情都有些沉重,都沉默了下来。

崇宁公主见状,笑着道:“从你们两位的对话中,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见林岐和似锦都看向她,崇宁公主便笑盈盈道:“大周女子教育还得继续推进,周姑娘就是读书读得好,才会懂这么多。”

林岐闻言,挑了挑眉——他可没忘记和先生讲帝王术和百家的内核,似锦嫌授课内容过于深奥枯燥打瞌睡,被和先生打手心的往事。

似锦见他眼中含笑,便猜到了林岐心里在想什么,瞪了他一眼,道:“希望大周将来能够由官府出面,在每个村寨都开设学堂,让十岁以下的男孩子和女孩子都能够免费读书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