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3章(第3/7页)

不知道他怎么想,我选择留在北京。有人说一座陌生的城市里那怕只有一个朋友,这座城就不会有陌生的感觉了。北京现在是我最想呆的地方。或许,在我心里舍不得离他更远。

没等到郁儿给我介绍到工作,一家杂志社对我伸出了橄榄枝。我去做平面广告。这家杂志殷勤为爱美人士服务。我喜欢这种时尚的信息。了却我爱看帅哥美女的心愿不说,顺带有各种家俱设计,美食文化。最主要的是一个月发给我八千银子,当然,去拍广告时还能收到各种礼金礼卷打折卡。

眼下我就邀集大学同学同喝免费欧式下午茶。阳光,茶点,优美的环境,懒洋洋地躺沙发上不想动弹不想说话。刘京提醒我:“子琦,注意坐姿,保持淑女风范。”

是啊,这等环境里想粗鲁都不太好意思。我坐好,再看看大家,都坐得正儿八经。互相瞧着,吃吃地捂着嘴笑。女人在一起就是这样,话说三句就会扯到终身大事。要在苏河那小地方,二十出头就嫁人了,现在大家都二十八九的人,七个人里还没人嫁出去。唯一在外地的小玉女儿已满周岁。网上发来相片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看得大家口水直流。薇子说早知如此当初就回老家,黑龙江边上憨厚稳重的汉子肯定拿她当宝。

她一说,大家都笑了,七嘴八舌说起当时在宿舍第一次会面的场景。我进去的时候手里两个提包,中等型号。刘京看我一件件往外掏东西,突然问我:“你冬天最厚的就这件防寒服?”等我再拿出呢料裙子说是冬天穿的,刘京已经快要晕到。

搞不明白她什么意思。刘京夸张地说:“你小心被冻死。”正摇头的时候薇子拖着个麻布口袋进来,身后还摆着口大皮箱。

大家都去帮忙。本以为那只大口袋里装的是铺盖枕头,结果薇子不好意思地说,是她妈妈给她的做的棉衣棉裤。一套衣服装了一个麻袋。等她拿出来展示。一屋人惊叹,我笑着说:“你们那里是把被子裁成衣服穿。有那么冷?”

薇子形容,最冷的时候吐唾沫,掉地上都能听到脆响。

我和薇子成了一南一北的鲜明对比。第一个在北京的冬天,我们屋的女孩儿一人买了件军大衣做出门装备。我不喜欢也没办法。那时候一个屋的同学做什么都喜欢一致。

说起那年冬天的军大衣就扯到了友好男宿舍的集体光头。感叹时光飞逝,青春不在。感叹世上的好男人如此狠心放七个如花似玉的好女人单身惆怅。田华突然羞涩低下头,睫毛抖动:“今年春节我结婚!”

此话无疑激起公愤。六个人轮番上阵盘问。田华才吞吞吐吐地交待情况。她居然是网恋!我们六个都想晕倒。这年头,最不敢信的就是网恋。“你了解他吗?”“你见过没有?”“网上没撒谎?”“家哪儿的?在那儿工作?实地考察过没?”

对我们的问题,田华只好一一如实汇报:“网上聊了四个月就见面了,然后就开始,有两年了,还行,春节结婚。”

不管怎么说,这是北京舍友第一个结婚的。六个人羡慕之余决定集体出主意,不热闹不行。我想田华可能都后悔了,把老公交这几个老女人折腾,还给她时多半只留一口气在。我主动担负起陪她选购家具装饰的重任。只要杂志上有的,消费在她允许范围内的,我陪她去买。我的职责就是凭着脸熟去打折讲价。

我性子急,没过几天约着田华去看东西。她想买盏有古意的灯。灯具店太多,我们耐着性子一家家逛,田华逛街出了名的有耐性,有体力,她去香港三天就在街上逛了三天,走烂了一双鞋。能把鞋走烂要么是质量不过关,要不就是她太能走。我能肯定是后者,我们已经从上午逛到了傍晚,她精神依旧,一副不买到合心意的就绝不罢休的架式。要是在前面这几家装璜一流的灯具店再没有,我打算砍根竹子编个灯笼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