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好东西(第2/3页)

三十出头的李尚宫随后进殿,不顾身上穿着衣裙,径直下了池水,从宫女手里接过毛巾。

李尚宫给他搓起背来轻重合适,既不疼又没有软绵绵的感觉,郭绍还能恰如其分地感受到她的手指触觉,心下一阵惬意。她时不时和郭绍说几句话,都是好听的,她说:“天气热,陛下多歇会,龙体要紧。”

郭绍本来想过来清凉一下就回去,此时倒有点留恋。他当下便道:“把曹泰叫进来,给朕念张寅的奏章,这里凉快。”

没一会儿,曹泰便躬身进浴室。反正皇帝随心所欲,别说他在澡堂里听奏章,就是想在茅房也没人敢说什么。

因为郭绍这阵子对日本国的金银特别有兴趣,张寅很有见识的奏章让他听得津津有味。

没想到这张寅还是个人才,原来不过是个小吏。郭绍一连说了两次:“要派人嘉奖张寅,他的差事办得不错。”

郭绍十分高兴,让日本国朝贡邦交失败后,张寅似乎找到了另外一条解决的途径。

此时对日本国大规模开战时机不太成熟,如果有低成本的办法先得到大量货币,是更明智的做法……三百万贯的军费还是太少,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远征;渡海作战,投送兵力的运力也有限。

另外,郭绍对直接进攻日本国都城的方略也不赞成。一则受限于战争规模,二则按照陆续报来的日本国情报,就算攻下了平安京,是不是能控制日本国也十分让人怀疑。

如果平安京忽然覆灭,日本国进入全面割据,许军更没法逐一收拾这遥远的局面。届时盗贼四起,游击袭扰许军,也找不到对此负责的人。郭绍一直认为一个地方失去秩序后,对谁都没好处。

……答应给高崎的货物很及时地东运,确实是商人出资置办,不过是背景复杂的“海贸钱庄”,大部分占股在皇室手里。

蛟龙军大船木兰舟建造缓慢,天下刚经过战乱,一时没找到合适的船坞,至今未成。蛟龙军只有几艘改造大食船的轻舟舰,一艘载员最多几十人,且要运送军械物资。海贸钱庄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些结实的海船凑合。

郭绍命令蛟龙军统帅韩通在禁军和卫军中征募自愿的将士三百人,要求通水性的南方籍贯人士,组成第一批东渡的人马,名曰“东海指挥”,开国侯禁军指挥使张建奎为指挥使;张寅升枢密府事,出任前营军府分司监军。

这些正规军将士和官吏都布衣便服,伪装成商人和水手,陆续调运至日本国西海岸石见国。精良的盔甲、军器、火药都随船掩藏。

张寅在东岛“谈生意”,东京朝廷却已经制定出了国策方略。先在石见国建立据点,然后拉拢日本国国内的地方豪强、京城贵族分享利益,协助他们开发银山,建立从石见国到海州(连云港)的银矿运输线。

派军的目的是用武力保障这条运输线的建立。这不是一般的生意,干系到上千万贯生意的“海贸钱庄”组建,而且是皇帝亲自主持大略,岂容闪失、轻易放弃?

没多久,朝廷大员工部侍郎卢多逊也带着工部官吏东渡,在日本国庄园主高崎的协助下择地建“仓库”据点。大伙儿已明确军法,到了东岛都不称官职,以商人的身份来往。

但实际上大许国的重臣都在里面,其中的工部官吏曾经参与过设计建造“永不陷落之堡”无定堡。大伙儿对高崎说建一个低矮的城寨,实际在详细考察,他们要修堡垒!

地点很快确定了,便在三瓶川入海口北岸。这地方实在算不上好,但石见国沿海没有很好的天然避风港,只有这地方还能凑合。选择余地很小,便不需选择。

河口有淤积的泥沙,河水很浅,尖底船不能入河。不过前来的工部官吏干过很多水利工程,连黄河都修过,他们干这个工程不在话下。先出资让高崎等庄园主征募壮丁,加上许军将士水手,挖一条河沟让三瓶川河口改道;等河口的水退后,筑堤坝断水,接着拓深河口河床,以便海船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