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雷霆之势(第2/3页)

韩通转头看李信,李信拜道:“陛下息怒。大食船与中原船只最不同之处,船体狭长,且是纵帆,便于海上远行;但造船技艺实在比中原船好不了多少。

大食船的短处,是太小了。铜炮太重,照陛下之意,要在两舷设炮,假如一边只五门炮,也重达万斤,一放炮船体几欲倾覆,万万不能承受。

臣等寻工匠想尽千方百计,为火炮造了一种木轨炮架,以铁链牵挂。发炮时,炮身沿木轨后移,又以铁链缓冲冲力。欲以此减少后震力道,但发现还是不行……唯一的法子,要大船!”

郭绍听他一阵废话,差点没脱口而出:既然要大船,不会把船体放大了造么?!

但他不是造船工匠,虽然平素看了不少卷宗,学了不少。但隔行如隔山不是玩笑话。他当下便问:“能不能把大食船造成大船?”

李信道:“回陛下,臣问过造船坊的大匠。造船师不能照着放大,掣肘之处在于龙骨。”

“龙骨?”郭绍听说过这个词。

李信拜道:“船越大越重,船体要牢固,须得龙骨更结实。以大食船的龙骨,造大了会散架。

咱们也能造大楼船,不过那是平底船,在江河则可,于海上不稳,经不起大风浪。”

郭绍一筹不展,他表示帮不上忙。若是在火器构造上,他还能琢磨弄出火绳枪,但帆船……着实了解不多。

他知道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很大,可现在不是明朝,他也没地方弄到宝船的造船图。

“你们再想想法子。”郭绍挥了挥手。无法强人所难,就算他是皇帝,总不能告诉大臣:他想要航空母舰,也能让他们满足皇帝罢?

韩通等人没办成事,不敢多言,当下便道:“臣等谢恩告退。”

就在这时,郭绍忽然想起了卢琼仙,她说能找到造船人才?

……

控鹤军的一个军营里十分热闹。开国公李处耘穿着布衣,与几个随从骑马来到了军营外。李处耘向军营里张望,随从道:“李公,咱们要进去巡察?属下去说说。”

李处耘立刻摆手,低头看自己的打扮:“不必了,老夫便是随便瞧瞧。”

他又转头对一个老头说道:“现在的控鹤军,不是以前,而今禁军步兵都属控鹤军。”

老头抱拳一拜,“将士们似乎在领军饷。”

李处耘捋了一把大胡子道:“兵部的人在发。”

老头点点头,一脸了然。

就在这时,见一些士卒拧着麻袋,手里攥着纸出来了。李处耘策马上前道:“你们领到的军饷都是足额?”

“足是足,可都是这……”这时有士卒瞧着李处耘的大胡子,有人喊道:“这不是开国公李将军么!”

李处耘笑而不语。众人忙执军礼:“拜见李公。”

“诸位拧的是何物?”李处耘问道。

一个士卒打开麻袋,道:“盐、布匹,还有这,兵部发饷的官吏说是票,等各地粮船到京的日子,与各自的将领一起到水门码头的运粮船上凭票领麦米。”

李处耘道:“尔等放心,朝廷有信,拿去定能领到。”

众军看起来并无多大不满。随从要了一张票拿给李处耘观看,李处耘一看,上面有一半编号,还按着指印。兵部的法子还是稳妥的,士卒们领粮要跟着各自的将帅去画押,又有编号票据,通常不会出什么纰漏。

主要这票很快就能兑现实物,所以大伙儿似乎没必要抵制。正如李处耘第一句话问的,给足没有?给足就行。

李处耘也不多留,带着随从离开了军营。

不多时,他身边的老头道:“朝廷似乎没多少钱了。”

李处耘点头道:“十几万禁军是靠军饷度日,一打仗,没开拔就要安家费,回来要赏赐。这是几十年的规矩,开销着实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