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有辱斯文(第2/3页)

治理北伐蛮夷,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一战胜败之利,必得长久之策。”

……数日后,在魏仁浦等官员的支持下,郭绍下诏。朕以仁治国,幽云诸州初经战乱,朕悯百姓疾苦,今年秋季、明年夏秋二季(幽云)诸州免纳粮徭役;各州县囚犯,除罪大恶极者,皆赦其罪放归本乡。河北失地归复,禁官吏欺压、将士扰民,官将犯法与民同罪,子民皆为赤子……

河北诸州县乡里,百姓敲锣打鼓歌功颂德,比过年还欢喜。郭绍的威望影响力在诸州远超大周太祖,一时间名声好得出奇。

辽国暂时还控制的几个州,那些汉将汉军毫无战心,只等王师一到便寻机投降!

天下诸州的祝贺奏章,更是如雪片一样涌入东京皇城。

……杨业在雁门关聚集军队,宣布了皇帝的圣旨,动员诸将士北伐云州。完全不用鼓动,将士便求战心切,只道终于可以出塞了!

周军正面大败辽军,武力收复幽州,国势之威早已得到了河东将士的认可。当年北汉国是向辽国称侄儿、臣子,当时很多人都不服,只是迫于形势,而今天下一统之势,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了现实,北汉国政权的影响力被人们抛弃得十分快。国家强盛,便容易凝聚人心。

杨业此时也非常庆幸,还好等来了立功的最后机会!

“陛下总算还没忘了末将。”杨业沉声说了一句,下边几个武将正在争前锋的机会。他心道自己一个降将,再不为朝廷立下可以摆上场面说的军功,今后连说话的份的没有!

部将道:“雁门关北边,朔、应、寰三州汉将闻幽州已为大周所据,上京又乱,已经和咱们悄悄说好了,只待河东军出雁门,便打开城门,一起杀光辽军守军!咱们先攻下三州,再大军北上围攻云州,迟早破城!”

杨业道:“河东军数万,距离云州最近,当然得咱们攻占云州;不仅如此,迅速攻占云州后,还可请旨调兵东进,策应禁军合攻武州!”

部将们议论纷纷,觉得比较有难度。朔、应、寰三州迅速攻下很容易,但云州是辽国重镇,阴山南部有肥美草原,归化(呼和浩特)等地能动员大量辽军骑兵;云州辽军在援军可待的情况下,可能会拼命抵抗。

杨业不动声色道:“河东大军攻占朔州等三州后,大张旗鼓北进;再以偏师骑兵绕行至云、武(宣化、张家口附近)之间,桑干河上游,沿河西进,迷惑云州辽军……年初朝廷军器监调了一批新甲给河东军,骑兵便穿上新甲,再打禁军前锋的旗号,锣鼓齐鸣,大张声势,让云州辽军以为禁军主力与河东军大股围攻,吓吓他们。”

诸将连呼妙计,有人建议准备史彦超的旗号,因为大周皇帝亲征常用史彦超为前锋,那厮也是比较出名的人物。

杨业想起在东京和史彦超十分不痛快的经历,自己借他的旗号,今后会不会被那厮嘲笑……极有可能,说不定史彦超一句狐假虎威,能把杨业气出病来!

杨业道:“不用史彦超的旗号,董遵诲就可以,还显得没那么做作。董遵诲虽没有那么出名,但辽军中必定有人知道他也是周军前锋之一,明白之后会更加相信。”

……

一个月后,云州契丹贵族闻周军“几十万人马”两路进逼,桑干河上游尘雾蔽天、人马漫山遍野,要把云州夷为平地,将全部辽人的头颅筑为京观。急派人到阴山南面的丰州求援,不多久没得到回复,已是心急如焚。

当是时,云州一个汉官幕僚为契丹贵族出谋划策,建议他弃城逃跑!

契丹贵族又怕被治罪,幕僚却道:“如今上京的主人都被杀了,新君忙着进上京坐稳皇位,谁还顾得上云州?

大辽新皇才十三四岁,掌权者乃萧思温和耶律斜轸,急需各地诸部支持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