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草蒿(第2/3页)

陆岚却撇了撇嘴,“我挺喜与这些草花呆一块儿。”

就在这时,小宫女带着一个宦官进来了。那宦官急匆匆地说道:“陆娘子快跟杂家来!”

陆岚和李尚宫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宦官又道:“端慈皇后和枢密使要见你!”

李尚宫一听,看了陆岚几眼,抿了抿嘴唇,忙道:“那我告辞了,那边的事要紧,陆娘子先过去罢。”

陆岚便起身跟着宦官出门。

出了宣佑门,二人一前一后径直赶到枢密院,王朴和陆岚的舅舅白叟已经等在那里了。

陆岚见到俩老头,也只得恭顺地叫了“舅舅”“义父”。

王朴道:“关系十万大军的大事!岭南瘴气,可有良药可制?”

白叟紧张地拿着前线御医送回来的卷宗在细看,陆岚偏过头,也跟着瞧了一番。白叟道:“瘴气可能是疟疾,御医的法子没问题,雄黄来熏,大把青蒿泡冷水,再以榨汁饮之,是出自《神农本草经》的方子。”

王朴看向陆岚。

陆岚轻声道:“我倒觉得有点问题。”

王朴忙问:“什么问题?”

陆岚道:“巫山山民偶有患疟疾者,我曾经也是照《神农本草经》拿青蒿来治,可是发现毫无减轻状况。后来用大量黄叶子的草蒿,长期服用调养,颇有成效……《神农本草经》记录的青蒿,可能就是草蒿,这本书太久了,以前的名字可能不同。”

王朴大喜,脸色都红润了:“老夫便知,在端慈皇后面前举荐岚儿没错!”

白叟在一旁沉吟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实陆岚的医书根本不是他教的,是陆岚的先父陆神医传授。当然这并不影响舅舅也沾光。

陆岚又道:“同行郎中认为疟疾是一种邪气,但我觉得并不像,它可能是一种像看不见的小虫子之类的活物。”

“哦?”王朴饶有兴致地看着她。

陆岚抿了抿嘴唇:“巫山有一个村子出现了疟疾,我与三姨(巫山白姥)去救治。有一家服侍病人的家人同处一室却未染上,若是邪气怎不在斗室之内染给其家眷?反倒是靠村中小溪的几户染上了,我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发现那家人把污秽之物倒进了小溪,所以下游的人取之饮水,这才染上。

神农的方子能减轻疟疾,或许能治好,但不是一定能治愈。若是人多的军营,首先得把那些染上疟疾的人分开,禁止所有人喝生水,把病者的污物先煮过再倒……”

王朴听得不住点头,说道:“毕竟关系很多人的性命,为了万无一失,只能让岚儿走一趟了。”

陆岚道:“小女听义父之命。”

于是王朴到金祥殿西殿请旨,急着安排行程。

京娘也陪着陆岚南下,另外还有陆岚身边做侍从的徐二娘;文官有白叟和左攸。符金盏调内殿直精锐骑兵一队,护送他们前去岭南。

一行人兼程渡过大江,穿过南唐国旧地,先来到了已被周军占领的雄州。那里有很多重病不愈的病卒。

左攸接手了雄州染病兵营的权力,先照陆岚的办法进行隔离除污。又派人四处收集草蒿送往雄州城。

大伙儿带着一帮官吏、将士、民夫开始了救治。这汤药也比较怪异,不像别的药材一样熬制,得先把水煮开了冷却,用冷水来泡,然后揉碎取汁,每日给人服用。

得病的士卒成千上万,每天都有人死掉,需要大量的草蒿和人手,陆岚等人也亲自上手干活,忙得不可开交。

一日徐二娘见人们抬着士卒的尸体出营焚烧,想起当初赵虎的尸体也是在伤兵营,触景生情竟然哭得稀里哗啦。

她抹了一把眼泪,走到一座院子门口,看里面又抬着尸体出来。就在这时,忽然听得一个声音呻吟道:“是不是该轮到我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