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互通有无(第2/2页)

没藏氏的首领却道:“就算咱们定难军不加入互市,周国也能从河西、西域等地换取战马。”

刚才那人道:“咱们什么都不缺,却要损失战马。中原的茶叶虽好,却对增强夏州军力毫无用处。”

没藏道:“周军这几年有一种盔甲却是不错,据说与大唐时的明光甲一般。倒是可以试试用战马换盔甲。”

“咱们定难军的盔甲也不差,只要把那冯继业给宰了,何必去换?”

没藏道:“那还得和周国商谈。”

他说罢对李彝殷执礼,进言道:“北有辽人和凶悍的达袒诸部,南有中原皇朝,我党项人仅存夏州等五州之地容身,王上为族人长久之计,万望慎重;周国此时武力日盛,敢与辽国正面角逐,常处于攻势,切不可轻易与之为敌。”

李彝殷点头称是。他内心也认为党项立国壮大的时机还不到,大势不太好。

其实这些年定难军不断壮大,已不受中原节制,但只要名义上朝奉中原,中原也厚恩封赏。实在不必要铤而走险。

李彝殷一面琢磨,一面伸手摸着自己的鬓发和脸颊,入手处的皱纹沟壑提醒他,岁数不饶人了。心中的大业抱负,恐怕得交给子孙后代去完成了。

现在,若能为后人留下比较宽松的形势、养精蓄锐的机遇。便是力所能及的事儿了。

他不禁看向站在下首的儿子李光睿。

李彝殷终于开口道:“契丹人不过是信口雌黄,大周皇帝此番西巡并非要动干戈,不然河东那边应该有动静。本王观之,皇帝对定难军还是颇有诚心。可派人前去灵州觐见议事。”

没藏道:“可提出互市换盔甲、撤换灵州节度使冯继业这两个条件,然后咱们答应朝贡战马,和睦来往……通常朝廷也会回赠价值更多的货物。”

一个贵族道:“我们不要茶叶,要盔甲,会引起大周的猜忌。”

没藏不以为然道:“党项四面都是威胁,我们何必掩饰尚武之风?周人实在要猜忌,也无办法。”

李彝殷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