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声东击西(第2/3页)

“我倒有点意外……”林仁肇皱眉沉吟道。此时此刻,他感觉很奇怪。被俘后完全没有羞辱感,反而偶然间觉得很有脸面!能参透名利的人并不多,名却是排在利之前……当忽然被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特别是身居高位的人另眼相看,表现出敬重之意,真是想不愉快都很难。

……郭绍道:“我并未劝林将军急着投降,咱们何不先结识一番再说?”

林仁肇道:“败军之将有什么好结识的?”

郭绍笑而不语,从林仁肇第一次强调败军之将时,他已看出这个人是很要面子的人……也许越是标榜自己磊落大丈夫的,越看重脸面。

林仁肇这个人确实有本事,不仅战阵上勇猛,对战争战术的理解也有不小的见识和敏锐的判断;他固执己见想去当涂城,在战术上很有眼光。当然,如果他没本事,郭绍绝不会放下身段在他身上浪费时间。

但林仁肇此人可能比史彦超还难控制,有一天他要是违抗军令也不会让郭绍意外。很不好用的武夫,李煜就用不了,所以用了他适得其反。

不管怎样,他有弱点,却也有真本事;皇甫继勋那等人没本事,郭绍就没兴趣……况且如果一个没有弱点的能人,重用起来同样会压力很大。

“天色已晚,林将军就在此处歇息。”郭绍道,又吩咐部下不得亏待了他。郭绍开口闭口都是林将军,尊重之情溢于言表,林仁肇当然不会被无礼对待,更不会像在金陵一样拖进小黑屋不问青红皂白毒打。

这时李处耘史彦超等几个大将听到动静都来了,郭绍本来想睡觉,这下只好和他们再坐一会儿说说话。

史彦超似乎也很看得起林仁肇,坐下来就说:“那厮有两下子,兵荒马乱的战阵上能挡得住我,还能跑掉,有身手还很狡猾。”

郭绍笑道:“能让史将军看得起的人还真不多。”

李处耘等听罢面面相觑,颇有揶揄之味地苦笑了一下。

史彦超朝旁边的人哼哼了一声,转头看向郭绍:“江宁府那边南唐国主震不住场面,内斗得厉害,咱们何不直取江宁城?”

郭绍看着李处耘,面有询问之意。

李处耘沉吟许久:“恐怕还有风险。史副都说南唐国混乱没说错,但直到现在他们的实力还算不上伤筋动骨,只不过局面失利形势不好;而我大周军的问题是东京和北面牵制了不少兵力,无法用出全力,导致用于南唐之役的精兵不足。

而江宁府有大量兵力,周围的润州、京口、江面仍在南唐军重兵控制下;西南大片南唐国土上的实力也威胁我腹背。所以末将以为此时尚非攻城之时,还急不得。”

郭绍点头径直说道:“我认为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京口南唐军水师。”

他回顾几个大将,又道:“咱们目前取得的最大战果,是占稳了采石,打通大江天堑;而占领的地盘、灭掉的南唐军实力并不多。要稳固采石、再图进取,眼光依旧依旧要以采石为根基……”

众将听得频频点头,郭绍见状继续道:“湖口大量南唐水军始终威胁采石、可能与京口水军一道对李处耘部水师造成前后夹击之势。咱们决不能轻视南唐水军的战力。一旦丢失采石水军,咱们将失去大江江面的控制,被阻断退路和粮道。大江控制权事关重大。

但京口敌军也有被前后夹击之危。攻守之势只在谁主动,谁抓住战机……所以我认为下一步应尽快部署围攻京口水战。”

李处耘道:“大周军于岸上也可进逼江宁府,佯作直取敌国都城。兵临城下,南唐军可能会调动重兵回防,以为声东击西之计。”

郭绍以为然,当夜就先发出几道前期军令。命令王朴将中军幕府迁到采石;又令罗延环率留守池州的龙捷军右厢一部北调,周军战线向东北面收缩,以缓解兵力不足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