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散伙了(第2/3页)

史彦超道:“来!来!废话太多,我赢了你的钱,便不怕你记恨我。”

“不来。”袁彦摇头道,“着输赢太明显了,没意思。史副都言下之意,不服郭将军做点检?”

“他一个小辈,才二十出头,凭什么,你服么?”史彦超瞪圆灯笼眼道。

袁彦道:“我挺服的,再也没有更服的人选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拥立首功做点检,有何不可?”

史彦超道:“没有道理,就是不服!除非他干败辽军,把幽云十六州收回来。”

袁彦道:“在涿州已经赢过一阵了,没赢辽军主力,是因郭将军手里兵力相差太远……再说拿幽州说事,先帝都做不到,史副都太强人所难。”

“听说李继勋、李重进和李筠都要反,他要是能打服李筠,我也服他。”史彦超笑道,“李筠我是见识过的,不是好对付的人。李重进也不是浪得虚名,可惜他手里没有多少精兵。”

袁彦小声道:“末将躬劝史副都慎言,谁说过李筠要反?”

就在这时,便有宦官被带进来。袁彦见是杨士良,便起身作礼;史彦超却坐在椅子上,斜着眼睛问道:“何事拜见?”

杨士良看了史彦超一眼,说道:“太后懿旨,召殿前司、侍卫司诸将一起到金祥殿议事。”

“殿前司就咱们俩人了,走罢。”史彦超指着袁彦道。

史彦超干脆利索地招呼袁彦一起出门,径直去东华门,因为殿前司衙署离东华门最近。

……金祥殿正殿后面,符金盏正等着大臣和武将们到来。她在一张榻前来回踱步,旁边的曹泰等人躬身侍立,见她气色不太好,大气不敢出。

很多事符金盏都想过千百遍,已经做出了决定,但事到临头仍然有些惶恐。

“太后,大臣们都到了。”曹泰的声音小心说道。

符金盏转过身,抬起头来,一言不发向外走去,前面一群人带路,后面的宫女拿着扇跟着。曹泰跟上来小声问道:“太后要奴家照起先的懿旨说吗?”

符金盏没有过多犹豫,只是微微点头。

早在先帝没有驾崩前,她就已经认定今后的局面没法制衡……武将有很多机会坐大,根本无法避免。周朝不是大一统的稳定王朝,有内患、有外敌。现在一旦有外镇叛乱,或是外敌入侵;符金盏不懂打仗,一个妇人也没办法统率军队。兵权必须要交到一个武将手上,这种时候那个武将就有机会了。

与其等待有人坐大后、被动选择,还不如早作布置,主动选择一个人。

……及至殿上,她到掩着帘子的御塌上坐下。便听得下面一众跪拜大声道:“臣等叩见太后。”

“平身。”符金盏沉住气道,微微侧目看曹泰。

曹泰上前清了一下嗓子,开始叙述先帝驾崩前的过程。下面的枢密院、政事堂大臣和殿前司、侍卫司厢都指挥使以上大将都默默地听着。

良久曹泰又躬身转头看了一眼,说道:“太后懿旨。今殿前都点检张永德重病在家,上书请辞军职。太后体恤驸马都尉张永德有恙,准其所请;宜进封校检太师,加兼侍中。

殿前司军职空缺,衙署、各营混乱不堪,宜选贤能整顿殿前司、以恢复禁军实力……郭绍、李处耘、杨彪三人在危急关头、有护驾拥立之首功,当为皇上(宗训)倚重之肱骨武臣;宜授郭绍殿前都点检,宜授李处耘殿前都指挥使,宜授杨彪殿前都虞候。主持殿前司诸营整顿之事宜。”

符金盏听罢从帘子里一一观察在场的众人。

就在这时王朴带头说道:“太后英明,臣等谨遵懿旨。”众人听罢立刻伏拜:“太后英明……”声音久久在宽敞的大殿上回响。

连史彦超也没有反对,跟着喊得很大声。史彦超能做到现在的位置也不是全然没有分寸的人,先帝在位时,他无论怎么嚣张,但从来不忤逆先帝、反而经常拍不合时宜的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