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可惜可叹(第2/3页)

王朴升得也太快,显德初年还是个写写文章的小官,现在在文官里已经位极人臣。魏仁溥是太祖钦点的顾命大臣,这会儿地位反比王朴低,他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不过确实觉得王朴还是很有才能,当下便道:“王使君深谋远虑,叫我佩服之至。”

有谋略和才能、心思缜密,但王朴这种心思太多的人其实有点小心眼。当下魏仁溥也不知他怎么误解了话,只听得王朴冷哼道:“胆子够大罢了。”

此话何意?魏仁溥心道:莫不是以为我说他深谋远虑,又提到了那临时的驻防图一事?

王朴又道:“自然也不止是胆子问题,魏副使现在回头瞧瞧郭绍的部署。这样的人一旦有皇后懿旨给予胆子和名分,他不赢都说不过去。

今天早上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要做到密不透风,肯定只有很少几个人预谋。

大军出动到皇城之前,同样突如其来毫无迹象;这便要在今天早上立刻动员全军一万人。从召集部将、说服众将达成意见一致,到调动全军、直驱皇城……中间过程很多,必须快才能这样毫无迹象突然发动!他是怎么做到的?

虎捷军左厢六个军,分驻六个地方,首先总得把指挥使以上众多武将召集起来、才能调动士卒罢?单是这一步就不容易,那么多分散的武将,他没凭没据怎么一下子毫无遗漏地叫到一起来?之前就听说郭绍专门弄了一支传令兵,我没注意这等小事,等空闲下来真得琢磨琢磨。

之后集结大军,迅速攻占西华门、控制堵塞铁骑军核心区域内城东部南下的道路,每一步都精确快速,必然有一整套严密的作战部署!咦,此次郭绍在东京城大胆的用兵,真是叫老夫大开眼界。”

王朴是从来没有这么不吝溢美之词夸过人的。魏仁溥知道这老小子心气儿非常高……因为王朴既没有太高的出身,也没有科举功名,常常遭人诟病做大臣资格不够;这反而激起了王朴更大的自尊心。在他眼里,自己是靠真本事上位的人,比那些靠出身靠功名的人都厉害,他眼里自己根本就是天下第一有才!

这样一个人,对一个武将大赞特赞,叫魏仁溥觉得十分罕见。

王朴又感叹道:“天下倍有有才出,难得难得!此次部署胆大心细,每一步都雕琢得精细非常。郭绍是在用画一幅工笔画、雕琢一篇艳词的心思来用兵,这是才华、是技艺与艺术!”他看了一眼魏仁溥,“只是可惜、可叹!”

魏仁溥忙问:“何以有此言?”

王朴道:“诗词歌赋、名家丹青,可流传世间叫人观摩,这等用兵之术,转瞬即逝、了无痕迹,天下人有几分能懂?只有魏副使与老夫,才看得懂罢了。”

“大凡精妙之术,本就不是给太多人看懂的。”魏仁溥附和道,他想了想又道,“郭绍着实仰慕高人、并善于习之……”

魏仁溥想起在淮南扬州时,自己的仪表风度叫郭绍赞不绝口,说要把他当老师一样……他不便在王朴面前提起那事儿,不然不就是自夸到不要脸的程度?

当下只道:“他心思敏锐细致,天分很高,对不了解的东西也懂欣赏,尤爱欣赏精妙之事。这样的人竟然是个武夫,哈!”

“老夫也觉得奇怪,郭绍出身实在过于寒微,按理没什么见识,年纪又不大。”王朴若有所思道,“不过世上偶然总有一些这样的人,诸如那几岁能作诗的神童。”

俩人感叹了一番,魏仁溥又问:“赵匡胤现在会怎么做?”

王朴直截了当道:“逃奔。”

魏仁溥听罢沉吟道:“只能在路上设伏。现在咱们为了大局,还不敢对殿前司诸军轻举妄动。”

王朴点点头道:“正是,刚刚发生大事,时间太短。为了稳妥起见、并且减少禁军精锐损失,还不便去铁骑军军营抓人;诸军尚不了解状况,人心惶惶之下,谨防他们群起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