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她的颜色(第2/3页)

这身材要是不遮掩肯定不得了,不知道有多美……恐怕皇帝送的大美女杨氏都比不了,杨氏是温柔、柔软,前面这娘们却浑身都隐隐饱含活力、丰腴却线条分明。所以郭绍第一眼看到这娘们女扮男装,心里马上就感觉她浑身没有一处不表明她是女人。

俩人一前一后不远不近地默默走着,那叫玉清的女侍跟着青袍女子。左攸一声不吭地跟着郭绍,他纯粹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刚才那情况如果郭绍有危险,他也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只见前面的路边摆了长长的一排木架布蓬,就好像搭的葫芦架一样。“葫芦架”下面挂着许多葫芦一样的宫灯,上面写着长长短短的句子,都是些灯谜。

女子慢下了脚步,仰着头一个个看,她的脸上遮着纱巾,所以离得很近才那些灯上的字。郭绍也心不在焉地看上面的句子,只见一盏上写着: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他随意寻思了片刻,心道:日,这什么跟什么,也太难猜了!他便不吭声。

这时走过来一个妇人,说道:“只要十五文钱,就可以买一盏宫灯,要是能猜出上面的谜,在挂在旁边的小物也能相赠。”

青袍女子看了好几个,仔细看着一盏灯旁边的小礼物。郭绍瞟了一眼,只见是一枚红线拴着的斑斓石头,肯定不是啥值钱的东西,不然人家做生意得亏死……估摸着河边捡来洗洗,拿线一拴就忽悠人。

“玉清,你过来帮我猜这个谜。”女子招呼道。

玉清动都不动。女子也不计较,无奈站在宫灯面前,似乎在冥思苦想。郭绍看都不用看,连那女子都猜不出的,自己一个武夫更没戏。

但他还是没开口问那礼物多少钱……虽然是个俗人,但还没俗到这个地步!这上元节猜灯谜,本来就是图个乐子,跑上去拿钱买,什么兴致都给破坏了,没事出丑么?

那卖宫灯的妇人可能看出青袍女子猜不出来,便笑道:“还有个法子哩。只要五十文买纸墨,客人也写一个灯谜,或是提一首诗,贴到那边的板墙上给游人助兴。这个宫灯和礼物都可以相赠……对啰,谜底在宫灯里面。”

“在哪里?”青袍女子问道。

话音刚落,就听到前头一众人大声嚷嚷起来:“好好!王公子好句!”

青袍女子道:“能在这里写么?”

卖宫灯的妇人道:“这边没地方,没关系的,这里都是读书识字的风雅人。”

青袍女子便跟着妇人向前走,不料她个子高挑,忽然撞到了木架的顶棚,“呀”地一声轻呼,头上的帷帽就掉了下来。

前边的墙边围着一群人,其中不乏穿锦袍的年轻公子,因为这个时代识字都肯定家境殷实、或者至少在大户人家呆过。那边的人听到一声婉转轻悠的如叹息一般的小娘轻呼,纷纷转头看来。

“哦……”忽然就是轰然一阵惊叹,那些人一个个瞪圆了双目。郭绍在后面,只见那些人夸张的表情,甚至有个白脸士人竟然拿四根手指咬在嘴里,眼睛瞪得溜圆……这尼玛看到了什么,这么夸张!

青袍急忙弯腰捡帷帽。郭绍赶紧加快脚步越过她,到前面一看,也愣了。

那圆润的上半张脸,弯弯如月的眼睛,就算没笑也如同叫人如沐春风,明亮如月、充满了隽永的韵味灵气,又带着点俏皮活泼;她此时却有些恼怒,有些羞涩,但无论是颦、还是羞全都非常可爱……头上的青丝充满了青春的气息,黑的青丝和玉白的皮肤在发迹形成颜色非常鲜明的反差,如在一张洁白的纸上画出来的水墨画,如在梦中、如在云烟……那肌肤的颜色,被她身上的深色青袍反衬得更加洁白无瑕,在橙黄的宫灯下泛着浅浅鹅黄的流光。

郭绍觉得她的脸上富有光泽的肌肤仿佛笼罩着一层光晕,神圣一般的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