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抽丝剥茧,明察秋毫(第2/3页)

“捕头!两位大人!请听我慢慢解释!”宁月淡淡一笑满脸自信地说道,“发现这个案子的线索也是偶然,我先从这个案子的疑点说起。案发起因是在五天前一夫人前来报案,她的幼子于半月前失踪杳无音讯。这件案子原本很平常,我也只是当成普通的走失案子或者是拐卖案子。但偏偏,这案子透着古怪。疑犯不为勒索,也不为贩卖,那个孩子仿佛突然蒸发消失的无影无踪。”

“那又如何?或许那孩子已经被杀了弃尸异处!”马成冷冷的反问道。

“马大人说的是,属下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但疑犯的手法异常的老辣显然不是新手。所以属下想从卷宗中查出一些相似的案件来汇总线索,这样才让我发现了这一件十年来的惊天大案。”

“然后呢?这件案子已经搞得天下皆知,不仅朝野民间震动,就是江湖武林也蠢蠢欲动。短短几天时间,江南道武林的活跃度比起以往提高了三成。”徐帆挂着淡淡的微笑问道。

“两位大人,你们在卷宗中可曾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这十年来,苏州府遗失的孩童大约一百五十名,各县各乡都有,但奇怪的是,偏偏我们同里镇这个第一个发现这件大案的地方,十年来竟然从未丢失过孩童?这个虎子,竟然还是第一个!”

“咦?”徐帆眼睛顿时一亮,连忙抓起桌上的那一本卷宗翻看起来,“真是如此,为什么呢?”

“属下想来想起,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我们同里镇已被那群人操控,所以哪怕丢失了孩童也没有记载。”

“这不可能!”鲁达突然脸色大变的喝道,“如果同里镇已被他们掌控我怎么会不知道?再说了,如果真的被他们所掌控,我们又怎么会率先发现他们的蛛丝马迹并且上报?”

“呃——捕头,别激动,别激动!”宁月连忙赔笑的安慰道,“所以我认为是第二种原因,那就是那群人故意为之!”

“故意?”徐帆的眼睛突然一亮,“为什么呢?难道同里镇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也正是我怀疑的地方。那天我在街上巡查,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引起了属下的注意。十年来,每年初夏就会有一些奇怪的乞丐齐聚同里镇就像是一个散落帮派的聚会。”

“奇怪的乞丐?怎么个奇怪法?”

“比大爷还像大爷的乞丐,不乞讨,不怕人,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除了一身破衣烂衫从头到脚都没有一点像是乞丐。”

徐帆低沉的摩擦着下巴,“乞丐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如果伪装成乞丐进行拐骗的确不易引人注意。更何况,四海之内皆有乞丐,就算想抓想查都无从查起。”

“不错,这就是我为什么让几个弟兄到全府各县镇去调查这群乞丐行踪的原因。这群人能想到用天下最普遍的乞丐做掩护也算聪明,可惜他们聪明的还不够彻底。天下间如此不像乞丐的乞丐走到哪都能让人印象深刻吧?”宁月嘿嘿的冷笑一声,这也是他为什么说案子已破一半的原因。

“卷宗记载的人口失踪案件的时间,地点!与乞丐出没的时间地点完全吻合。这群乞丐散步在苏州府各地,流窜作案。而且他们拐骗的孩童无一不是家庭殷实早熟聪慧。所以我断定,他们的背后一定另有其人,拐骗孩童为了培养隐秘力量而非转手换钱。”

“啪啪啪……”马成轻轻的鼓着掌,这一次他是心悦诚服了。宁月年轻,武功低微,这些是他对宁月不服的最主要原因。但是,能从这杂乱的关系中抽丝剥茧,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可疑之处这就是能力。而听宁月这么一解说,一切的谜团豁然开朗。而于百里对宁月的看重也显得如此的明智。

“如果这么一说,他们不在同里镇犯案也就可以解释了。同里镇是他们将拐骗的孩子脱手的地点,也是他们集会的所在。可是……为什么十年未破的例今年就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