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灭劫之役(第2/4页)

卿弄影曾佩服冥皇智高一筹,但照现状看来,局势的发展,却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么乐观。

他不会知道,此事的始作俑者,是剑帛人。

天司禄府中的姒伊平日虽足不出户,但她的消息之灵通却绝不在任何人之下。

那幅画,是剑帛人的杰作,称冥皇暗中屈服于劫域,极可能暗中放过大劫主,这也是剑帛人有意散布的说法,其目的自然是欲促使冥皇不得不假戏真做,将“灭劫”之役进行到底,直至挑起乐土与劫域的全面冲突。

姒伊倒没有料到在这样的流言传开的同时,还会有另一种流言传开。另一种传言显然是为冥皇作掩饰,自然是大冥王朝的人传出的,当然是经过冥皇同意的。甚至,姒伊能推知这应是冥皇本人的意思,因为这样的事太敏感,冥皇得知此事时必是在盛怒中,谁敢冒险为冥皇出谋划算?

如果这样,那么冥皇的应变能力倒颇佳,甚有谋略。但冥皇与姒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冥皇高高在上,在他身边的人全是王朝中人,对他毕恭毕敬。他可能很了解王朝中人,却无法真正地了解人数更多的再平凡不过的人,不会料到当这些平凡的人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时,会发生浓厚的兴趣,也不会想到当一个人自身很平凡很窘迫时,他就会忍不住希望那些鲜衣怒马、高高在上的人物也窘迫一回。

冥皇不了解这一切,姒伊却深深地了解这一点。

所以,冥皇虽然出手不凡,但终是败了一阵。

甚至,或许他连自己是败给了谁,也未为可知。

如此一来,就算冥皇原本真的有心要放过大劫主,现在却不能不掂量掂量这么做的后果了。若说先前冥皇如果这么做了,让大劫主顺利返回劫域,那么谁也不会怀疑到冥皇的身上,只会想到是布署不周实力不济;那么现在却恰恰相反,只要大劫主一脱险,世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会不会是冥皇暗中助了大劫主一臂之力!

大劫主生死如何,也许姒伊比任何人都关心。

与此同时,她还暗暗牵挂着一个人,那便是战传说。战传说前去祭湖应约是两天前的事,无论是胜是败,都应该有了结果。由于受红衣男子的约束,姒伊无法让人相助,但却还是暗中派人随战传说前往祭湖了。如今,不但战传说未回禅都,连她派出去的人也没有回禅都。因祭湖由无妄战士驻守,于是姒伊便又让天司禄寻机向无妄军团打听祭湖方面的消息,孰料天司禄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看来,冥皇似乎也有所举措,红衣男子与战传说约战祭湖湖心岛,不可能不惊动无妄战士,就算将守在祭湖的无妄战士全杀了,也同样会有所波动,但偏偏无妄军团就是波澜不惊,就像是没有发生任何事一般。

这绝不正常!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红衣男子与战传说决战祭湖的事,冥皇已知晓。在冥皇的旨意下,无妄军团才以沉默掩盖了一切真相。

“冥皇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才这么做?”

姒伊无法猜透。

物行已回天司禄府,他曾向姒伊建议派得力人手前往祭湖探个究竟,却立即被姒伊否决了这一提议。并非她不想尽早知道战传说的情况如何,而是她不想进入大冥王朝布下的圈套。无妄军团越是平静,祭湖就越可能设有圈套。

剩下惟一能做的,似乎就是等待了。等待“灭劫”一役的结局,等待战传说的消息。

战传说临去祭湖前曾将爻意托付给姒伊,让她多加关照。战传说已知这天司禄府的真正主人可以说不是天司禄反而是姒伊,而相较之下,姒伊也比天司禄更可靠些。姒伊答应战传说他不在天司禄府的时候,她会多陪陪爻意。

姒伊很巧妙地以“陪”代替了“关照”这样的字眼,如此,就不会让人明显感到她在天司禄府喧宾夺主,同时又答应了战传说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