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十四章 凶吉难料(第3/5页)

这是大冥王朝所乐于见到的结果,他们本以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占据富庶小国剑帛国后可为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没想到几年的内乱已使剑帛国消耗一空,加上后来的剑帛人大量迁徙乐土,剑帛国人丁更为稀少,到处荒无人烟,大冥的一番苦心,换来的只是一场云烟。到后来,留在剑帛成了一件苦差事,没有人愿去剑帛了,最后一批大冥王朝的人马也在十八年前撤回了乐土。

姒伊的出现以及她的身分来历是一个谜,而从剑帛人对她的尊重以及她的举止来看,她的剑帛公主的身分应该并非假冒。

早在剑帛国未亡之时,剑帛人对大冥的反抗让剑帛王意识到了危机。事实上对自己子民对大冥的反抗,剑帛王内心深处是支持的,而且也曾经数次设法保护部分剑帛人。作为一国之主,却只能偷偷地保护自己的子民,剑帛王心头之悲哀,可想而知。

在大冥王朝尚未将剑帛王带入乐土幽禁之前,剑帛王便秘密安排了四名绝对忠于剑帛国的人——“重光”四臣,交与他们一项重任,那便是一旦剑帛王室遭遇不测,他们就必须设法找到一个遗落民间的剑帛王子,此王子并非剑帛王的后妃所生,至于其中内幕,谁也不知。剑帛王赐与这四人代表剑帛王无尚权威的“大千玉牒”,一旦剑帛王及其王室有难,重光四臣即以“大千玉牒”号令天下剑帛人共尊遗落民间的王子。

从最后一代剑帛王被幽禁那一日起至今,已有五十年,算起来就算末代剑帛王被幽禁乐土“安逸堡”中,遗落民间的王子刚刚出生,时至今日,也应已五旬有余。

所以,姒伊的身分惟一的可能就是剑帛国遗留民间而侥幸幸免遇难的王子的后裔。

当然,重光四臣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为大冥所知的情况进行的,在大冥王朝认定剑帛人已成了一盘散沙的时候,剑帛人余众依旧互通声气,并暗中听从重光四臣的号令。

姒伊既然是剑帛末代王室的后人,肩负的重任可想而知。

此次进入禅都,姒伊的目的就是设法为剑帛人谋得一立足之地,惟有这样,剑帛人复国的希望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而不会成为空中楼阁。以剑帛人的力量,要想在彻底击败大冥王朝及劫域的情况下再重建剑帛国是根本不切实际的,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机会建立一个聚居地,扩充势力,造成割地而居的局面,再逐步复国。

△△△△△△△△△

姒伊尽可能对勾祸平和以待,自有其用意。她知道在天司禄府就潜伏有大冥王朝的人,大冥乐土对勾祸的忌惮决定他们会视勾祸为最重要的敌人,绝不会对勾祸的出现坐视不理的!所以姒伊希望尽可能拖延时间,若能够让勾祸与大冥王朝的人先起冲突,那是最理想的结局。

“小女子不过只是一普通的剑帛女子,除了多少有些钱财家资外,可以说身无长物——只是,这些财物又怎能入勾教主之眼?”

姒伊一边说着,一边暗忖为何天司禄府的人还没有动静?若不是他们太无能了,就是勾祸的修为太可怕了。

△△△△△△△△△

三大皇影武士在见到烟花传讯之后,终于开始行动了。

他们与勾祸不同,他们是奉冥皇之命行事的,大可不必强行闯入或者潜入天司禄府,而只须光明正大地进入。先前之所以一直潜隐身形,只不过不想在没有找到千岛盟人之前惊动姒伊。现在既然已有烟花传讯,他们就不必再顾忌什么了。

天司禄府的人忽见三大皇影武士及大批紫晶宫侍卫闯入天司禄府,皆大吃一惊,正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应对时,皇影武士已亮出了十方圣令。天司禄府的人识趣得很,立即闪开了,任皇影武士长驱直入。

紫晶宫侍卫一进天司禄府,立即封锁了天司禄府的几个出口,控制了各要道。天司禄府的人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片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