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十章 心理战术(第2/5页)

如此看来,冥皇看似对劫域百依百顺,其实他看得最重的仍是他的大冥王朝。

想到这一点,恨将心中顿生被愚弄的不忿之感。

战传说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恨将的这种情绪变化!

没有任何的犹豫,“无咎剑道”的“灭世道”全力攻出!

“万象无法,法本寂灭,寂定于心,不昏不昧,万变随缘,天地可灭”!

苦悲剑以不可捉摸的轨迹在虚空中闪掣穿掠,剑势的每一次改变看似杂乱无章,难以捉摸,其实无不是与战传说的内息、心境的微妙变化息息相关。“灭世道”的精蕴便在于随缘而动,随心而变,但在万变莫测之中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那便是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直指同一目标,所有的莫测更易将在最后那一刹那融汇成终结一击!

空前强大的剑气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极度膨胀壮大,惊人的剑势竟使其笼罩的范围内的虚空发生了非常人所能理解想象的扭曲,战传说的身躯也因为这种空间的扭曲而变得若有若无。

恨将心头之震愕非同小可!

他恨恨地忖道:“那小子只说这小子内力惊人无比,可没提到他的剑法也高明至此!”

左知己曾向他透露了他所要杀的“陈籍”其实是战曲之子战传说,当时左知己告诉他这一点时,尚不知他是劫域的人,而恨将对左知己的话也不甚在意,同时也有些将信将疑。

但此刻当他再度想起左知己的话时,倒愿意相信眼前的年轻人就是战曲之子。

战曲力挫千异的那一战,就连劫域也已有所耳闻,其剑道修为早已被世人传得神乎其神。

有其父必有其子,战传说身为战曲之子,有如此匪夷所思的剑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剑气破空,“滋滋……”有声,仅闻其声,已足以慑人心魄!

但恨将也绝非平庸之辈,一声长啸,已在邪剑及身前的那一刹那,冲天掠起。

战传说连人带剑,如影随形般随之掠起,其间竟没有任何的顿滞,而是水到渠成,仿若他早已料到恨将会有如此反应。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而是因为随缘而动本就是“灭世道”的精蕴所在。

恨将高擎“空城”,“空城”如弦月般的光弧与夜空中的一弯弦月交辉相映。在恨将惊世内力的催运下,无形气机透“空城”而发,“空城”豪光暴现,其光辉完全盖过了天空中的弦月。

由“空城”弧形锋刃幻现的“弦月”自上而下以不可逆违之势长泻而落,其气势让人顿生苍穹更迭、天地再生的错觉,仿佛那凌空劈斩而下的并非一道环形锋刃,而是银月划过万里长空而至!

“空城”第一次真正地发挥出了其惊世骇俗的威力!

正是恨将的四大战技之一“明月当空照”!

战传说面临“空城”一式“明月当空照”的悍然一击,心头不由为之一凛!他终是未能达到“无咎剑道”的最高境界,也未能做到真正的剑势随缘而发,当面临似可改天易地的“明月当空照”时,仍是不由自主地心神悸动。

虽只是不易察觉的瞬息间,但对恨将而言却已足够。

“空城”的弧形锋刃斩破虚空,穿透重重剑气,在电光石火的刹那间逼近战传说无可回避的范围内。

战传说心中倏地一沉!

所有的变化与举措皆已超越了思维的反应速度,更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既源自于人的天赋,也与人的意志息息相关,当然亦免除不了平日经验、经历等种种影响——只是连战传说也无法完全分辨出自己在本能的驱动下做出了怎样的具体反应。

只听得一声爆响,战传说连人带剑急速下坠!

爻意心中一沉!

小夭更是惊呼出声!

强拼之下,恨将似乎占了上风。战传说急坠下落时,“空城”如挥之不去的幽灵般当头压下,并借居高临下之势对战传说保持了强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