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十三章 五行箭气(第4/5页)

正在前进的卜城人马忽然听到破空之声,紧接着有十几支火把几乎同时熄灭了,“火蛇”顿时被截成两段,中间出现约有十几丈的黑暗地带,因为一直有火把的亮光,火把突然熄灭后,众人一时无法适应,对黑暗的感知格外明显。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卜城人马大吃一惊,一片惊呼声后,紧接着便是刀剑出鞘声,战马惊嘶声,场面一片混乱,大军前进的步伐也一下子停住了。

正在这时,有一浑厚的声音高声呼道:“休得惊慌,快马营的兄弟早已把沿途的情形探明,途中绝不会有埋伏,这只是坐忘城派出的散兵游勇欲趁机作乱!”

此人的呼喊声颇有效果,加上熄灭的火把很快又重新点燃了,火光能给人以足够的勇气与胆量,加之事实上也的确没有袭击随之而来,慌乱渐渐地平息下来,很快队伍继续前行,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般。

而这时战传说早已借机越过驰道,到达驰道的另一侧,并迅速攀越至一较高处,居高临下地望着下方驰道上的人马,心中十分感慨。

他想到卜城人马如此行军实是犯了兵家大忌,驰道南北两侧都是树林,南侧地势比驰道低,北侧则是高出驰道,而且有不少危岩峻峰,正是隐身伏击的绝好地势,若是以箭矢袭击,卜城人马燃起的火把正好把每一个目标都照得一清二楚,敌明我暗,又占有地利,定能花极小代价便予卜城人马以重创!

让战传说感慨的不是坐忘城错过了这样的良机,他相信即使殒惊天本人未想到这一点,其他人也会出此策略,但现在的事实是卜城人马无惊无险长驱直入。想必是殒惊天知其可为而不为,至于原因,战传说推测十有八九殒惊天是不欲与卜城自相残杀,使乐土平添战乱。

这才是让战传说感慨不已的地方!

同时,战传说也相信卜城城主及其他统领再如何昏庸无能,也不至于犯如此明显的错误,惟一的解释就是他们也已摸透了殒惊天的心理,所以才肆无忌惮。

坐忘城是知其可为而不为,卜城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由此可以看出双方心态之微妙,同时也折射出这场争战的不寻常之处。

对于坐忘城周边的地形、位置,战传说并不算熟悉,却也知道大致情况。此刻他所立足的这座山其实是属于一道山脉,此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正好贯连着坐忘城与卜城,这就等于把两城之间的大片领土划分为两大部分,西北侧的那部分地势平缓,几乎没有什么山丘,而东南侧则与之恰恰相反。站在坐忘城城头,可以将此看得清清楚楚,玄门道宗所在的天机峰同样是属于这列名为“映月”的山脉,是映月山脉中第二高峰。

而眼前的驰道几乎与映月山脉平行,顺着映月山脉南侧连通坐忘城与卜城。

至于八狼江,则是江道曲折迂回,与驰道时拢时分,直至最终与卜城擦身而过,流入大海。由于八狼江在坐忘城以下三十余里处有一狼牙瀑布,瀑布使坐忘城与卜城借水路相通变得不切实际。所以,在没有这条驰道之前,两城来往,绝大多数都是取道于更为平坦的映月山脉北侧地域。

战传说知道若要返回坐忘城,如果一直在驰道南侧穿行,最终仍是必须横跨驰道才能进入坐忘城,而他相信卜城大部分人马所取路径不应是这条驰道,而是映月山脉北侧的开阔地带。他急于想了解此刻坐忘城的局势究竟怎样,故决定连夜横跨映月山脉,以探查山脉另一侧的情形。

他的目的地就是乐土人口中的百合平原,不过战传说对乐土的了解太少,并不知道得这么确切。至于为何称坐忘城与卜城之间这一片平坦地域为“百合平原”,是否因为这一带盛产百合就是谁也说不清了。

横跨映月山脉无路可寻,但这对战传说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未及半个时辰,他已登上了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