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七章 九诛刀劲(第2/5页)

但他久经生死血战,在这关键时刻还能保持神智的一点清明,他急忙松开残存的左手,同时再也顾不得体面,向一侧疾速痛跌而去。

身躯在倒跌出去的同时,盛极感到左手手腕处又是一痛,待到落地时一看,见左腕只是多了一道伤口。显而易见,方才只要他的反应慢上半拍,恐怕已落得双腕齐断的下场。

千百年来,乐土千里疆域时分时合,战乱频繁,能有今日乐土这样的局面,也只是近些年来的事,冥皇所统领的除了京师周围四向八百里驰道所能及的地域十分稳固外,其余的乐土领地与大冥王朝及帝室的关系都十分微妙,坐忘城就属于此列。因为与王朝屡分屡合,彼此之间都有戒心,冥皇心知若是自己的亲信直接统领各边陲重地,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引起敌对情绪。冥皇所能做的只有在较长的时间内慢慢地加强对各边陲重地的影响、渗透,直到最终使之成为大冥王朝无法割裂的一部分。

在这一点上,今日大冥冥皇显然做得颇为成功,大冥的地域、势力所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范围,而且域内大大小小的族派皆臣服冥皇。自九极神教被剿灭之后,乐土已久无大乱,各边陲重地拥有重权者渐渐地淡忘了他们的先辈与大冥王朝曾有过的种种仇隙。

相对而言,坐忘城是各边陲重地中较早完全归顺大冥王朝的城池,而大冥冥皇对坐忘城也显得颇为信任,除了每年天祭之日会例行让坐忘城城主进京师随冥皇一道进行天祭大典外,平时则极少插手坐忘城的事,君臣之间似乎各无猜忌,颇为融洽。冥皇对于城主以下诸如四尉将、侍卫统领,乃至乘风宫总管的选用提免,亦不多加过问。

没想到这一举措虽然博得坐忘城的好感,但却使冥皇对坐忘城城主以下的头面人物了解甚少,双相八司亦是如此。

而这一点直接导致今日盛极的受挫,若非对贝总管的底细一无所知,以盛极的武学修为,绝不会这么快便落败。而贝总管也是利用了这一点,在最后关头才骤然出手,立时收到奇效。

贝总管堪堪挫败盛极,香小幽的长剑已如一抹可怕的咒念般直取他的颈部,利用剑身异乎寻常的长度,香小幽将内力贯于剑身,再以妙至毫巅的运力方式,使剑尖以剑身为中心,划出幅度很小却不可捉摸的弧形曲线,每一道剑尖寒光弧线所掠过的弧形轨迹都蕴含着惊人的杀机,让人心中不由感到无论自己如何攻守,香小幽的长剑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而致命的反应,使自己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

与此同时,车向的双斧掀起了一阵骇人听闻的斧浪,层层叠叠,向贝总管身后席卷而至。其招式并无太多诡变莫测之处,却因其出击之迅猛,让人感到贝总管即将被如惊涛骇浪般卷至的攻击所完全淹没,被斩作千万碎片。

贝总管忽然朝在自己正前方的香小幽所在的方向跨进一步!

这是毫无兆征,同时似乎也毫无理由的一步,让人感到他这么做竟像是要把自己的颈部要害向对方的利剑主动凑过去。

此举足以让任何对手为之大震。

香小幽亦是如此。

而片刻前盛极的惨烈一幕还深深地映于香小幽的脑海中,使她不由对贝总管的冷静以及不循常规的出击方式有了忌惮之心,此时贝总管再度有了出人意料之举,不能不让她暗忖对方是否将故伎重演。

更兼贝总管的反应、举措显得水到渠成,极为自然,因此显示出了空前强大的自信心,让人顿觉他这么做看似突兀,却一定是有着必胜的信念。

在高手生死决战之时,双方信心的强弱盛衰极为关键,而且在敌我之间是一消一长,有时信心的比拼甚至比武道修为的高低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