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章 无穷境界(第4/5页)

除六大要塞之外,大冥乐土尚有不少武门,各武门与六大要塞如狼牙交错,势力相互渗透,彼此间的关系也是有舍有分,有战有和,其中之错综复杂,绝非外人所能知悉。

稷下山庄向东北方向二百里就是卜城,向西二百里则是坐忘城,但此处无论是对卜城,还是坐忘城,都已是力所难及之地。

稷下山庄庄主东门怒便是利用了这一点,以稷下双峰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一份霸业!方圆三十里之内,东门怒可谓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但东门怒又是一个很识趣的人,他似乎没有什么野心,至少即使有野心他也从未显露出来。他对自己能在稷下双峰方圆三十里内呼风唤雨已感十分满意,从来不会试图把触角伸得更远,因为他知道一旦惹怒了坐忘城或卜城,他的稷下山庄将会很快灰飞烟灭。

因为东门怒识趣,所以这一带总是比较安宁。

因为安宁,所以就有不少曾经是十分显赫的人物愿意前来稷下山庄,他们多是一些觉得名声、权势带给他们的惟有痛苦与累赘的人物。

对这样的人进入稷下山庄的势力范围,东门怒不会有一丝怒意。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这种人的进入对稷下山庄并不会不利,更重要的是,他尚没有能力拒绝。

所以稷下山庄一带常常会有一些看似貌不惊人,其实却有着不寻常来历的人。

这样的地方,总是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稷下山庄西北方向有一条河,在离稷下双峰二里外的地方与稷下双峰擦身而过。这条河太小太不起眼,以至于它连名字都没有。

小河是自西向东的流向,顺着小河逆流而上,不过四五里路就会进入一个山坳,小河的源头便是山坳中的两眼泉水。

山坳中竟有四户人家,四户人中有三户是猎户。对于稷下山庄庄主东门怒来说,除了秋末会有人告诉他“两眼泉”送来几张上等的兽皮时,也许他会记起在他的势力所及之地还有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外,其余的时间都会将之忽视。

以“两眼泉”作为称呼,也是东门怒信口拈来顺口称呼,渐渐地便被众人所习惯接受。

“两眼泉”除了三户猎户之外,剩下的只有一个形影相吊的老者。

老者虽然不狩猎,但却也是终年出没于山林之中,常常是昼出夜归,行踪不定,平时与三猎户也极少交往。他就如同“两眼泉”的一个幽灵,让人难以捉摸。除了知道称其为南伯外,外人对他的身分来历皆一无所知。

南伯独居一间木屋,其性情十分孤僻,从不愿让外人进入他的木屋,而木屋门窗更是终年紧闭。

他的木屋常常有奇异的气味飘出,有时奇香无比,有时却又奇臭无比。当然,有时会有硫磺的气味,那是南伯在替三家猎户将兽皮鞣制成上好的熟皮革之故。南伯能够将每一张兽皮从兽体上极为完整地剥下来,所鞣制的皮革亦是完美无缺,每年送到稷下山庄庄主东门怒手中的兽皮,都是出自南伯之手。

而替其他猎户做这些事也是南伯主动请缨的,并且不需要猎户任何补偿。虽然这一举止是那么的匪夷所思,但南伯的手艺却又实在让人找不到拒绝的理由。起初还有人担心南伯会暗中做手脚以次充好,后来发现这一担心实是多余。

秋末,正是狩猎的好时机,林中的走兽经历了春与夏的滋养,已是膘肥毛厚,几家猎户早早地进山了。

南伯的木屋依旧门窗紧闭。

此时,通向山坳中的惟一一条山路上出现一个年轻人的身影,身材挺拔,背负着两个行囊,向这边而来。

走近后,年轻人站定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四周的环境,然后径直向南伯的木屋走去。

“笃,笃,笃。”年轻人叩响了南伯的木门。

屋内一阵“咝咝咝咝”的响声后,又静了片刻,方听得“吱吖”一声,木门被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