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 四 章 兵退漠北(第2/4页)

太昊对凤妮确实心生恨意,他教出的好徒弟,在抓住时机之时,居然调头来对付自己,这或许是一种报应。

最难过的还是伏朗,他知道,自己与凤妮之间的关系,算是彻底地完了,所有的爱将都付之东流,而这一切竟是以如此一种方式结束,他真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而这一切,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太昊后悔,后悔自己所采取的策略不当,后悔自己在知道了攻打鬼方便会坠入轩辕的算计之后,仍受不住诱惑掉进这个陷阱之中,这简直是一个深刻的讽刺。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深刻地感到轩辕的可怕,仿佛在当初便已看到了今日的结局一般,这确实让太昊心寒。不仅如此,而且轩辕的计谋一环套一环,全都起着连锁的效果。一步一步的,如果你陷入了其中的一步,就会身不由已地越陷越深,跟着轩辕所设的圈套一直走下去,而这种感觉才是最为可怕的。

太昊怎会不知道昆夷诸部如此倾城而动,便是去降服有熊?否则的话,有熊怎肯花如此多的兵力来相援相助?这确实是一种讽刺,坏人由太昊做了,可是太昊没有在鬼方捞到一点好处,反而损兵折将,倒是在一边看戏的有熊却拣了个便宜,仿佛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给有熊作嫁裳,这确实是一种痛苦,但痛苦又能如何?

这个世界所讲求的,便是实力,强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就是真理,弱肉强食乃是这个洪荒之中最为古老的法则。

太昊并不知道轩辕已经不在熊城之中,对于轩辕,便连太昊也有些心惊,他虽未与轩辕正面交过手,但是在这或明或暗的交锋之中,他似乎处处受制于轩辕,而且正一步步陷入轩辕所设下的陷阱之中。

因此,对于轩辕,他竟生出了一种惧意。

当然,论武功,两个轩辕也不足以令太昊生惧,但是轩辕却是一个不以武功取胜的人,只凭他用兵的手段,便足以将强于他的敌人消灭,这才是轩辕的可怕之处。

无奈之下,太昊只得领兵向北撤走,却并没有被有熊骑兵追袭,这让太昊微微有些不解,他估计有熊可能只是想将昆夷诸部接走,并不想对他进行追击。

而他撤向北方,有熊自然不会太过强逼。

太昊并不知道,有熊派到闪电河边的只有一千骑而己,单凭这一千人怎么可能追击太昊?

如果太昊知道有熊派至闪电河边的兵力只有一千人,说不定会对有熊骑兵来个迎头痛击。以太昊此刻身边的实力,要对付这一千骑兵并不是一件难事。

伯夷父此次所用的乃是疑兵之计,他在昨日将那一千骑兵分数批调至闪电河,与太昊的战士隔河而奔。每批行过的战马尾后皆拖着树枝之类的,所过之处,尘土飞扬。

在河对岸根本就看不清情况的太昊还以为是一支强大的骑兵赶来。

太昊当时便隔河相望,却发现这样的尘土居然扬起五次,而且都是自不同角度扬起,绝不是同一支骑兵所造成。在不知情况之下,他以为对方调来了五支强大的骑兵。因此,他根本就弄不清有熊究竟调集了多少骑兵赶来,在他的估计之中,至少也有四千余骑,可事实却非如此。但伯夷父这一招还真震住了太昊,使他的战士不敢轻举妄动,害怕遭袭,所以今日再见这三路尘土大起,他并不怀疑有熊伏下了数千骑兵,这才吓得撤走。

太昊明知有熊不可能有这么多骑兵,但是此刻的有熊外有陶唐氏和龙族的支持,谁能够肯定,这些骑兵不是自陶唐氏或是龙族调来的呢?因此,太昊不敢赌,事实上,此次依然是伯夷父的惑敌之计。

太昊身边有近两千精锐战士,也有数百骑兵,其力量确实不能小视,而且太昊又是不世高手,因此即使是昆夷诸部占着人数的优势,也依然无法与太昊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