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 三 章 九黎供奉(第4/5页)

这种场面乱成一团糟,连盖危诸人也没办法,只好听主任之。轩辕也感到好笑,这种礼遇他还是首次遇到,不过,这却是盖山氏的一片盛情。

轩辕倒是向族中诸人讨教有关于马的经验,这群人经常去捕野马,但很难寻到如轩辕所驯服的野马这般狂野。

盖山氏中的长者们毫不藏私地向轩辕传授捕马的经验,其中有许多深刻的要点。不过,盖山氏中许多人都只有捕马经验,而未真正享受过骑马的快乐。于是所有年长者都聚在寨外的平地上,欲试骑轩辕所捕之马。

盖危诸人给马儿套上缰绳,率先跃上马背,风驰电掣般跑了一圈,只让所有围观者大声叫好。

轩辕也没想到系上缰绳的野马如此容易控制方向,当然,这也是因为盖危的身子灵巧,方能在颠簸的马背上坐稳。

轩辕也骑了一圈,感觉不错,就是觉得所坐之处有欠干稳,似乎少了点什么。

然后又有几人试马,但其中有两人险些被摔下马背,若非轩辕抓住马缰,只怕会摔成重伤。如此看来,这马儿也不是很好骑。

盖危也察觉到了骑在马背上的弊端,如果只是骑马,全部心神用在马背上还好说,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一旦分神,可能就会有被摔下马背之危。如何让马背之上少些颠簸,让马儿在跑动时,一切都显得平衡,这就成了他们所想的问题。

轩辕也知道,以这群盖山氏长者十余年对马儿的经验,比他更有发言权。虽然这群人并没有真正骑马作战的经验,但在与马群的斗争之中,他们不知道多少次翻上马背,又被马儿摔下马背。因此,他们对马背上的运动规律掌握得比别人更为深刻,由他们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应是最佳的选择。

轩辕终还是个大孩子,在难得有片刻轻松下,也被盖石那群不知天高地厚嬉闹的大孩子给勾起了童心,这让他想起了数年前的自己。事实上,轩辕也只是比盖石大两三岁而已,之间应无什么隔阂,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找到这种感觉了,或许因为他是有侨族中的一个另类。

作为另类,轩辕或许装得够像,够冷酷,但在他冷酷的外壳之下,也同样藏着一颗火热的心,只是因为时势所限,他不得不将孩提的童贞过早地掩藏,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命的思索,对现实的反省。是以,当他彻悟之时,方明白若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清明、和睦、友爱,就必须让这个世界在一个强权之下发展,便如伟大的盘古大神建立起强大的神族一样,那时候整个天下在种族的掌控下,各部落间相互尊敬,团结友爱,各种族之间相互通婚,根本不存在战争,就算有战争,也不会如现在这般每个部落、每个氏族都人人自危,失去了一个制衡的标准和法则,处处充满了血腥,充满了杀戮,人类变得比野兽更可怕,更没有人性。因此,这个世界所缺少的不是仇恨,不是物质,不是人丁,而是一种法则,一种规律,一种约束众生的标准。

轩辕深深地明白,这个世界缺少了一个强权的统治,以一颗仁爱的心去建立这强权的国度,将这些相互杀戮仇恨的部落规范起来,方是真正让世界和平的最佳途径。

这个世界已经不相信仁义,不相信眼泪,在血腥的风雨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些疯狂,未疯狂者迟早也会被逼得疯狂起来。若想拯救整个世界,惟一的方式便是以暴制暴,再施之以威德。这或许是因为轩辕自小就厌恶那血腥的杀戮之故,对那些披着仁义皮毛的丑恶嘴脸更是深感愤恨,也使他立志要让这个世界以他的意志去重整。而龙族战士和所有已属于他的力量,都是他重整天下的筹码。

其实,人活在这种无休无止的斗争之中的确很累,轩辕也不例外,是以他也想要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