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第4/6页)

比赛继续进行,李唯重新上场,我们班由于刚进了球,声威大振,在离终场前两分钟又组织了一场进攻,当时对方全队压过半场,混乱中我一脚把球踢出禁区,人丛中杀出两条人影,仔细一看,竟是焦凡和李唯,球在李唯脚下,跑了不远,李唯被对方一个队员追上,李唯把球传给焦凡,自己接着往前跑,焦凡得到球后对方队员一下子全部向他扑去,那时他已经跑到对方门前,李唯向他大喊:"传回来,传回来!"但焦凡却在慌乱中把球一脚踢向球门,姿式挺漂亮,有点像荷兰球星古力特,可惜球正好飞出界外。

比赛结果,我们班以3比1输掉了最后一场。

赛毕,李唯对焦凡破口大骂,一句一个"竖子不得与谋!"

"什么意思?"焦凡居然不解其意。

"就是不跟傻逼过事儿。"我替李唯答道。

172

90年11月中旬,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足球风过去后不久,我校经商风已经刮得无可救药,在我住宿时,每晚都有本校同学深夜推门人室,问有没有人买袜子之类商品,搞得人不得安宁。

我们班有个同学叫孙兵,与我素无交往,不知何时他掉换座位换到我旁边,他这人的特点就是臭脚,而且在当时甚是有名,有一句歌谣就是专门为他而制,现在只记得其中一句,叫"一拉鞋带都摔倒"。

挨着他上课不便之处甚多,但也有一好处——可以在下面从容看小说,因为老师一般走到距我们一米处无不突然皱紧眉头,仓皇离去,从此再不向这个方向试探半步。

我有一大在宿舍里被一个低一级的同学缠了半个小时之久,万般无奈之下花了4元钱买了一双防臭鞋垫,第二天一上课我就拿出来送给他,谁知他死活不接受。当时正上《体系结构》,一股股臭味就从他的尼龙袜子边缘喷薄而出,弄得我五迷三道,无心上课,刚一下课,我就再三对他说明我的好意,谁知此人并不领情,推搡良久我才弄明臼,他以为我在向他推销!

最后我只得伸出一支手指。

"一块钱?"他问道。

"一毛。"我回答。

他立刻把鞋垫拿了过去,从兜里掏出一盒"金花",从中抽出两支递给我:"咱们两清了。"

防臭鞋垫的效果持续了大约两个星期,之后,孙兵重又;日病复发,我也每每望风而逃,一天,我被他在宿舍门口拉住,他往我手里塞进10元钱,然后吞吞吐吐他说:"帮我弄100双鞋垫行吗?"

173

寒风凛冽的12月,华杨有一天中午回宿舍后对我说:"我跟丫掰了。"

"谁?"我没反应过来。

"辛小野。"

"真的?你们不是掰过好几次吗?"

"这次真掰了。"

我"噢"了一声,接着看手里的一本围棋谱。

"周文。"他叫我。

"什么?"

"没什么。"华杨说完收拾他散乱在床上的东西。

我欠起身,对着他忙碌的身影问了一句:"要不要去喝点什么?"

华杨的动作在半空中停住片刻,接着,他转过身,坐到我床前,用手把长发一个劲儿地向脑后梳,继而长叹一声:"算了。"

我不知他说的是喝酒算了还是跟辛小野算了。

"下午干什么?"

"没事。"

"想打台球吗?"

华杨想了一下:"走吧。"

我从床上爬起来,穿上鞋,套上夹克,围上围巾,和华杨一起出了宿舍,走到校门口打了一辆车,直奔崇文门,我们一共打了两小时,华杨心猿意马,打出的球飘忽不定,在袋口的球也能被他打飞,我看他这么瞎打,不觉情绪受到影响,也极不认真,有时一个球得反复打上五六杆儿才能打进,就这样,我们收了场,出来后走到花市影院想看看有什么电影,正碰一个无聊透顶的国产片,想想也没别处可去,于是到窗口买票,我想付钱,华杨抢上前去先付了。我们一同进门时华杨回头对我说:"第一次见到阿莱的时候就是在那棵树下。"我回头看了一眼那棵树,树叶光秃,在寒风中左右摇摆不停,树下的垃圾箱中塞满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