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劫终至 持金过市(第4/7页)

虽然说白了,这里理论上的“外人”,就只有阴山派的“六阴天尊”一位,可有些事情,“有默契”和“点透了”,那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儿。

伯阳天尊心中不悦,却更明白,这种事情越说越乱,干脆不予置评。

碧水府尊浑若不觉,意念不疾不徐,依旧是和连山交流:

“若真要如此行事,八景宫无疑是最合适的领头人。想那巫神沉眠之后,是贵宗近十劫以来,为此界辛苦谋划,我等都是看在眼中。虽然敝府根基,仅是旁门左道,但也要承认,真要另作谋算,仍以玄门体系为优,我记得,贵宗是有现成选择的。不过……”

他心意陡转,甚至带着点儿无奈的情绪:“不过贵宗的三十六天体系,我肯定是受不了的。垂直排布,上下分明,大家都是修行中人,谁上谁下?谁尊谁贱?便是跟着我的那些弟兄,世间旁门外道,也不想被人踩在脚下,平白低上一头。此事殊为难办。”

听到这里,连山已经知道碧水府尊想要说什么,不过他还是安静地听下去。

作为八景宫的主事者之一,他没有必要急于表明自己的立场。

不出连山所料,碧水府尊慢声细语地讲道:“所以细想一番,对贵宗的认可是不变的,但就体系选择而言,当年敝盟会商共议的另一个玄门三十六天体系,似乎要更合理一些。”

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碧水府尊这里。

不只是连山,就算是外人的“六阴天尊”,也大概能猜出来,碧水府尊究竟是怎么个想法了。

便在人人心中都有一番计较的时候,碧水府尊继续他的发言:

“想来诸位也知道我所说的是哪个。这都是五六劫以前的旧事了,我也只是从宗门的记载中得来。那个体系,实是玄门与各方道统达成的最佳方案,数劫以下,再没有能比它更完备、更妥当的。

“当年洗玉盟各宗合议讨论之时,我尚未出世,若此时再续,我必定是第一个赞成,不使当年各宗各派的心血付诸东流。”

听他说了这么多,其义微妙,性情一向古怪的六阴天尊就把戏谑的意念传递过来:

“我比碧水你痴长一劫有多,却还险些让你给绕糊涂了。你且等等,让我猜一猜,你所说的玄门体系,是指上清三十六天?”

碧水府尊笑道:“六阴道友所说,对也不对。此体系名为上清三十六天,实是天下诸宗,尤其是北地宗门合议的结果,当年贵宗似乎也参加了的。

“其实上清宗凭着首倡之功,硬将其冠以‘上清’之名,器量实是有些不足,以我之见,若当时真能够舍弃这一点儿虚名、浮利,真正将此体系取于天下,用于天下,共建共享,才是功德无量,吾等所居世界,如今恐怕将是另一番模样。

“可惜,当年上清宗雄踞北地,目空一切,夺天下人之善果为私有,用来搭建所谓的‘太霄神庭’,好端端一个玄门体系,成了上清私有之物,如今思来,亦觉扼腕。”

真是体贴啊,连理由都帮着想好了。

碧水府尊的想法,当真是昭然若揭,对准的就是上清三十六天、太霄神庭。

至于那些话,人人都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当年在东方修行界,各大宗门都因为震佛国十法界的设计而震动,不少宗门群起效仿,其中又以玄门为最。

八景宫迅速拿出了自己的三十六天结构,却因为和十法界的过于相似而遭到不少攻击。

那时的上清宗拿出“三十六天”的架构,当然不是为什么天下公义,也是存了和八景宫比一比的心思,可里面的主体思路,尤其是三千神明、道兵体系架构,确确实实是上清一脉的精华,上清宗也一直主导着整个讨论进程。

若不是八景宫的影响力太强,勘天定元又占着主动,再加上如日中天的论剑轩实在不喜欢变着法子给自家身上套枷锁,后头还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