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战场置换 釜底抽薪(第3/9页)

况且此时,极祖也受到限制,至少他不想与上回在华阳窟一样,在真实之域打得整个真界都知道,八景宫也好,洗玉盟也好,都已经怀疑了,再来一回,真当别人都是好脾气的?

这个支点要保住,至少在得偿宿愿之前……

所以说,杨朱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手段,他真的不喜欢!

念头发散,不减其威。

既曰魔国,自有法度一以贯之,远近如一,内外如一,杨朱的天魔挪移之法,在魔潮之中,固然是神出鬼没,但这滚滚魔潮,同样是魔国覆盖之地,对极祖来说,也没什么。

然而,他还注意到,杨朱的也并没一昧里斩过来,无声无息间,已经撑开了界域。

界域近乎虚无,不是四明宗的法度,当然也不可能是剑修的手段。

相对来说,魔潮受“冰寂魔国”的影响当然更大,拼控制的话,杨朱无论如何不是对手,可问题是,杨朱根本没想着拼控制,而是展开了一轮绞杀!

两类界域的对冲,使得万千天魔瞬间蒸发,狂暴纷乱的魔念,一部分归入魔国,重新化生魔头,另一部分却被杨朱摄走,仿佛是添入了某个不见底的深洞里,有进无出,就算有什么反应,也都在最深处运转,难以看出端倪。

也就是极祖感应通玄,才隐约觉得,是与剑意运化有关。

这就又绕回到之前的问题上去:

究竟是什么剑技?

极祖的感觉有些不太对。

杨朱运化的剑意藏得太深,等于是三层掩护。类似于无量虚空神主的“天魔虚空”是一层,本身的儒玄道基是一层,奇妙的剑技本身又是一层。这种情况下,一旦发动,他这边很容易判断失误。

面对一个高层次的剑修,如果不知其剑意根底,不知道是从哪个法则脉络上切过来,必然就要冒上全面丧失主动的风险。

到极祖这个境界,绝对不会有什么自重身份的想法,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作为他的“支点”,“谢康令”微笑着对杨朱点点头,一步跨出,身形不见。

这不是虚空挪移神通,而是融入了冻寂魔国。

域外星空中,并不见特别明显的变化,但在法则结构层面,相关法则,除根本法则外,都大幅扭曲。常理而言,扭曲到这种程度,除了自辟天地神通以外,天地法则意志必有反动,意图回归正轨,来回震荡。

可是冻寂魔国所在,一切反向的力量都暂时冻结,维持在特殊的状态下。

上下四方已经错谬,冷热变化也全数混乱,由此衍生出来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事,都在天魔身中呈现。

这些只是附带而已。

此时的杨朱算是剑修,但也只是“算是”。面对一个高明的剑修,法则的错乱没什么意义,一剑斩落便是,可杨朱不能这样,他的道基不是剑胎,只一线灵昧便能彻底衍化,他还需要与其他法则相勾连。

极祖其实是在计算,通过正常状态下法则的运转,和当前错谬的状态比对,寻找杨朱隐藏极深的根本和依仗。

冻寂魔国中,已经没有了“谢康令”的身影,只有无数魔头,扭曲着身影,此去彼来,看似断续,其实魔念如洪流,时刻都在干扰、压迫,错乱的法则体系,更像是极祖专门为杨朱准备的“迷宫”。

只要从里面经过,必然会留下清晰的痕迹。

只是,这一招看起来不太灵光。

杨朱的状态真的很难判断。

说他遭了魔染吧,如今灵明尚存;说他道基不固吧,依旧修为强绝;就算是明摆着的剑意,也有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说到底,还是杨朱目前的状态太过诡异,身上似是而非的地方太多。

极祖只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杨朱似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中间地带。

这个平衡体现在彻底魔染和自我灵明之间,也体现在剑意根本与原有道基之间,还体现在超拔提升与根基稳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