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重立道境 剑指太霄(第3/5页)

余慈在天地法则体系中插入的法理,在真实之域搭建起的平台,虽然还不起眼,虽然还是大半虚妄,其根基,却是牢牢扎下,毫无疑问是神主大道。

敏感时期,敏感作为,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可能等闲视之。

余慈倒是对此早有准备,他已经和赵相山就可能面临的局面做过推演,此时并不急着出头,而是将心神浸淫于真实之域铺展开的道境中,也浸淫于照神铜鉴的符纹结构上,继续进行。

一做就是半个多月的功夫,一直做到照神铜鉴上的符纹刻画,短时间内已经进无可进,道境的根基也彻底扎下,才终于收手。

事实证明,第一关,他过了。

眼下等于是一个小圆满。

心内虚空,云楼树上,枝叶微颤,泠泠清音,洒播四方,虚生道士、血相老祖,还有刚刚移质换性的赵相山,都盘坐在树下,状态是平安喜乐。

余慈视线扫过他们,透过他们,遍视神主网络之上,所有信众,包括外域沉默已久的幻荣夫人,包括亿万里外,关系上清重立根基的无羽,一直心中纠结的李闪,包括一直以来,始终坚定站在他这一边,此时还远在北荒的寇楮,洗玉湖上的小五,若即若离的影鬼……等等等等。

面对这些“信众”,余慈没有因为神主的需要,而刻意保持什么“一视同仁”之类,因为这里面,有信力强弱,有亲疏远近,本就是既成的事实。

但不管余慈心中如何看法,就此体系中,他们是平等的。

这个平等,不是没有地位的高下,而是其中升降的法理,公正无私,不偏不斜。

强者高、弱者低;信者近,疑者远。

强者虽强,地位虽高,但信力不足,就很难分享余慈体系每一次扩张带来的福祉;但他们也有相对的自由,如影鬼,如幻荣夫人。

相反,只要是真正的信众,随着余慈这个体系的扩张、升级,其神通法力,也会相应增长,另一方面,受体系的限制也是极大。如寇楮,如无羽。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公私分明的做法。

现阶段,余慈的掌握还没有问题,至于日后如何,还要进一步调整。

余慈静静体悟,心神如镜,映彻大千,清晰明透。

话说回来,这个感觉很熟悉……无别有情之心?

真是个让人不快的参照对象。

万魔池上,黄泉夫人“移转灵枢”的重塑进程,几已冻结,也没有解开的意思,对其他人而言,这是会要了命的,但黄泉夫人早结“真种”,想来也不会在乎。

余慈在彻底弄明白之前,绝不会轻易给她机会。

余慈拿自己的状态与黄泉夫人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余慈将“公私分明”做得很明显,黄泉夫人则已经不分彼此。

相比较而言,黄泉夫人的似乎要更高明一些,对内对外的控制力,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若真像她那般做法,羽清玄所说的“本心”、“初心”,还能保存下来吗?

余慈持怀疑态度。

不管怎样,此时的余慈,状态已至巅峰,自然而然结束了闭关状态,叫一声玄黄,飞出俱净坊,玄黄早已驾着虎辇玉舆隐轮之车,在外等着。

余慈登车飞举,直入碧霄,到了一定高度,深吸口气,南望长空。

如镜般的心神,与虎辇玉舆隐轮之车合为一处,如星河倒影般的奇妙视界铺开,但很快,和余慈心神碰触,便有了一种微妙的结构变化。

恍惚中,便如一盘扩及天地极限的棋盘,星辰也好,卵石也罢,都是棋盘上的棋子。

天地如局,群英如棋。

居于上清领袖之位,白虎引车,周游天穹之际,是否便是观局弈棋,调度分派之时?

憾如今,群英寥落,一众上清弟子,只如白虎凶煞的湍流中,那沉默的卵石,顺水逐流,泥沙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