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重洗宝镜 法贯天地(第4/5页)

对一个神主来说,这非常必要。

余慈已经很满足了。

有了无羽做参照,余慈调整起来,更是有的放矢,进度大大加快。

在此期间,已经寥落的神主网络,倒是又有几个脱钩的,余慈并不在意。

当年所做,就是强买强卖,如今散去也好。

他还感应到了小五,当年不知镜中奥妙,为了让小五自由出入心内虚空,点了颗魔种进去,这些年一直存着,如今破碎了,那小姑娘倒是笑呵呵地又凑上来,留了个印契,顺报平安。

另外,影鬼情况比较特殊,和余慈的牵系也不在神主网络上,只是冷眼旁观。

余慈微微一笑,至此所有他特别关注的目标,都扫过一遍,并无什么“意外”发生。

说他俗气也好,虚伪也罢,因为这个,他情绪还不错。

心安则理得……就这么解释吧,此时,他心神趋向,恰是道经所言“浊以静之徐清”的状态,慢慢地就真正静下来。

万魔池上,月华内敛,照神铜鉴本体,同样如此。

倒是余慈心湖,恍惚有一镜映现,初时映像还略有模糊,似乎有些磨制上的瑕疵,可随着心境平和,光华如雪,明晃晃,森森然,纤毫毕现,映照大千。

俱净坊中的修士大半都在屋里,环境相对封闭,还不觉得,可从坊外看,有一道光华,冲上云霄,照彻云气,又四处扫动,所经之处,被照中的修士,莫名就是心里明透,似有所见,似有所悟,似有所得。

刚进入内陆不过数百里的彭索,愕然回望。

他腰上所悬龙川剑殷殷低鸣,剑心互映,交融一体,没有容纳别物的空隙,所以见得更模糊些。只是隐约感觉到,仿佛是哪位大能,往这边瞥了一眼;又似有某种灵波,荡漾而来,轻叩剑心,随即绕开,继续扩散开来。

感觉出方向是在俱净坊里,那么,是羽清玄?还是渊虚天君?

这种层次的强者,所作所为,多有不可索解之处。可既然并无恶意,彭索也不愿节外生枝,洗玉湖那边的事情拖了很久,如今时机成熟,不好再耽搁了。

他再看一眼,身化剑光,倏然远去。

剑修的特殊性,使得彭索错过了深究的机会。

余慈刚刚理顺的法度,则随着镜中明光,急剧扩散开来。

镜子本身不发光,其光芒源于世间生灵,佛门曰“有情众生”的性灵之光。

一念起,一念灭,生灭之间,有灵光存焉。

如余慈这般神主,精通黑森林法门,又通晓情绪神通,自然可以择取合适之人,引入他这初见雏形的体系中来。

不过,余慈没有急剧扩大信众,布网天下的想法。

就目前而言,他这个“小格局”,是专为特殊人群准备的,他不会主动去发展信众,而是将这一份刚刚成就的法理——包括从万魔池中亿万魔头的“升举”中,还有从无羽、李闪、小五等人的“印契”脉络中抽离出来的那些,琢磨了个比较合适的形式,嵌入到真界天地法则体系中。

听起来很玄乎,实际上,由于长生中人的存在,由于天与人的妥协,天地法则体系中,几乎天都会形成的新的法则分枝,同样,也会有旧的分枝消亡。

绝大部分的“分枝”,和根本法则,都有相当的距离。

余慈这份,层次上要高一些,毕竟要符合渊虚天君、上清后圣的身份,在天地大劫持续,法则体系动荡的时候,几乎没受到任何阻碍。也随着这份法理嵌入,与天地法则体系相互作用,不断丰富其内涵外延,影响渐渐传导出来。

最初的限定,阻止了向更高的法则层次上的渗透,也没有直接触碰到大黑天佛母菩萨的敏感神经。可“向下”却很平常,并很快涉足多个层面,形成一张大半虚无,法理上却很明晰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