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追溯万载 教派雏形(第3/5页)

“后面参罗利那发现确实不太可能,双方也各有妥协,可问题是,像他们那样的存在,都自成一脉,起始一旦有分歧,后续思路上的裂痕,也难弥合。”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了。

据赵相山所说,无量翻脸不认人,先下手为强,在真界他又是地头蛇,把参罗利那坑得很惨,连带着赵相山也跟着倒霉。

按照当时的情形,便是有沈梦得的身份做掩护,在无量虚空神主的神通之下,也难以遁形,可恰逢其时,无量莫名其妙与陆沉杠上了。

这一点,余慈也知道,十方慈光佛的记忆中有这一段。

两边杀得昏天暗地,给了赵相山喘息之机,这算意外之喜,却很没有道理,赵相山就留了心,细察其中的奥妙。

别的没察出来,他倒先察觉到,无量与陆沉大战之后,北荒高端势力的真空期内,有教派在北荒活动。

“北荒教派众多,还丹修士故弄玄虚,偕越成神的,欺骗愚夫愚妇的,也不是没有,但那教派与别的不同,立了三尊神……彼此不相通,教义也没有圆满的解释,十分蹩脚,上不得台面,可表现出的神通却很是不小。

“这个教派昙花一现,只留了个底子,就是今日的三家坊。”

余慈愕然:“三家坊?”

“不错,就是三家坊。天君有所不知,三家坊今日的主事贺家,祖辈曾是此教派首批信众之一,坊中所谓‘百川’、‘无尘’、‘真华’三市,最初实是代指三尊神名。”

听赵相山讲古,余慈也是大感兴趣:“怎么讲?”

“那教派名曰‘三尊教’,立了三位圣尊神明,最初甚至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还是信众为了区分,渐渐约定俗成。其教义大概也是讲末世大劫那一套,若想安然渡过,需要依次在三位神明座下修持。

“百川即海纳百川、有教无类,为最初接引之意,是初入教修士所在;

“无尘为空、可指虚空,亦可指纯净,是说创立或净化一界,是资深教众所在;

“真华或可做‘极乐’解,也能有‘彼岸’的意思,这就更明白了,只有核心教众才有资格。

“乍听上去还是通顺的,能够扯出一条线,可细节上经不住仔细推巧,也没有一个成熟的修行次第,甚至连信力根基都没做好。现实中往往是按照修为高下,粗暴分类,故而除了部分核心教众以外,凝聚力很差,很快就败落了。

“贺家祖辈,一直在核心层,坚持到最后,也得了教派中大部分财货,支起了三家坊的架子。”

余慈再度沉吟:

虚空,只要扯上无量虚空神主,就绕不开这个概念;

极乐、超度,是西方佛国专有之义;

只这两条,就非常符合碧落天阙上的“积累”了。

“你认为,这是黑天教的前身?”

“我有七八成把握,因为这里有一个还算清晰的嬗变过程。虽然隔了快两劫时间,但黑天教在西南,一开始也是这个路数,只不过不再分三神,而是一神三化;后来完全以佛门旁支为掩护,倡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再以秘法为诱饵,吸引妖魔信众……

“两边脉络上很相似,更不用说,某些基本教义和修行法门高度趋同。只是经过两劫时间的沉淀,那时候黑天教的模式已经很成熟了,远非昔日‘三尊教’可比。

“越是成熟,越难看出本来面目。如果天君想弄明白那位所谓‘佛母’的要义,还是要从‘三尊教’入手。”

意念交流这么长时间,赵相山已经有点儿累了,余慈给它渡了点儿元气,让它的精神稍微振作一些,以继续讲下去。

毫无疑问,这就是最直白的认可了。

不管赵相山究竟是怎么个盘算,眼下也是分外卖力:

“从‘三尊教’起始教义来看,三尊神明名义上脉络相通,然而具体到修行上,次第不分,义理不明,何也?实是生搬硬造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