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深澜远空 咒化饕餮(第2/5页)

对任何一位处在余慈这等位置的人来讲,洗玉湖下的独特环境,就是最大的阻碍。

千里深的水底,水的形态都要发生不可测的变化,再加上以三元秘阵为首,密密麻麻,难测数目虚实的禁制阻碍,就算是陆沉复生,一记灭元锤轰下去,拳力能有多少触底,也不能让人抱有乐观估计。

而且,就在余慈估量的时间里,源自于赵相山的感应,还在游移、变淡,似乎随时可能消失掉。

想来那位应该已经反应过来问题出在了哪里,以余慈相对贫乏的见识,不知道此界有没有隔绝神主感应的手段,但眼下的趋势总不是太好。

余慈眯起眼睛,沉吟片刻,思接真实之域,与那里留存下来的“基座”进一步衔接。大半源自天垣本命金符的道基微微颤动,磅礴星力便由此间牵引而下,虽再无“诸天星现”的奇观,可相应的法度已经运化开来。

当时烙印似的记忆和感觉重又翻上来,这些年努力参悟修行的《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中的诸般妙诣也都层层显现,与深烙在心头的记忆、感觉一一对应。

就余慈目前解析的进度来看,这部由域外星空投射回来的奇妙典籍,确凿无疑是一部以符法为根本的推衍之术,仅就其核心知识而言,并不涉及任何成型的秘术神通。

可另一方面,本部典籍阐释推衍之法理,总要举一些例子——目前来看,这些例子对余慈似乎更有立竿见影之效。

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玄门原初、星君、封召神灵等等一整个诸天神明体系及相关神通法理,都在其中。虽然绝大部分都只是只言片语,可这些一脉相承的“只言片语”连缀起来,也是一部皇皇巨著,锦绣文章。

尤其是推衍之术,直指法门真意,便如大道心传,只要能勘透里面妙处,倒也不逊色于那些法门原典。

此时,余慈便依“紫微帝御”的神通法门,在真实之域,支起天宫城池。

诸天星君,且听号令!

没有无垠星空倾压而下、白昼转夜的玄奇,可相应的气机运转,又如何瞒得过洗玉湖周边的那些强人?

这一刻,不知有多少人抬头上看。洗玉湖上依旧是艳阳高照,可在他们的“心眼”中,却似看到了千里方圆,天地元气的躁动不安。

有余慈在,怎么时时刻刻都是大场面?

寒竹神君冷着脸,通过传讯法阵和洗玉盟高层往来交流,但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找到稳妥的办法,脸色也越发地难看。

倒是一旁荀愿继续表示不满:“从目前来看,渊虚天君做事看似无所顾忌,其实分寸把握得极好,我们不如静观其变,何必再做那些阴私之事?”

寒竹神君冷笑一声,和浩然宗这些书呆子,当真是没话讲。可想到接下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他又不能瞒着。只是冷冰冰道:

“当年神庭落下,酿成的灾祸,这么快你就忘记了?如今好不容易做得七七八八,真让他再以上清法门诱发,谁去把那个大家伙从湖底搬上来?”

荀愿先是迷惑,随即睁大眼睛,醒悟过来:“当年太霄神庭坠落,扯破的地方还没补全吗?”

寒竹神君冷哼:“一劫时间不到,哪能那么容易?所以现在越闹越大……余慈受教于后圣,十有八九已洞悉法阵之秘,说不定,这是逼着我们给他打捞呢!”

“这只是臆测之辞。”

荀愿觉得寒竹神君所言,未免太过勉强。

他也知道其中的缘由。当年的上清宗,毫无疑问是洗玉盟的魁首,三元秘阵的布设、完善永远绕不过他们。在其全盛时期,甚至将相当一部分关键结构,架设在太霄神庭之上。

如果纯以公心考虑,那时的太霄神庭,几乎等于是三仙城外的第四城,又堪为洗玉湖的枢纽,法阵架设在上面,确实使三元秘阵的威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