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八景巨擘 后圣真名(第2/7页)

那就是八景宫的历代掌教,其全称则是“掌教圣人”。

八景宫,自上古以来,就一直传承至今的玄门正统,修行界五劫以来,没有任何疑义的中天巨擘,第一门阀。

东华真君陆沉,号称“五劫以来第一人”,纵横天下,几无抗手,然而他所创立的东华宫,相对于八景宫,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罗刹鬼王,开天辟地以来,仅有的五大神主之一,可她座下的罗刹教,与八景宫相比,至少在真界,仍有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

毫无疑问,眼前这位,就是真界最顶尖的大能,地位最高的领袖,甚至没有之一。

若是较真的话,恐怕只能把元始魔主真身请来,才能稳压他一头。

唔,是不是该叫一声“幸会”?

“这位萧圣人,你应该知道了,八景宫掌教,玄门领袖,呵呵,也是萧垒之兄,兄弟两人一居中天,一居北地,都打下偌大基业,好不让人羡煞,对了……萧垒你知道吧?”

哪个萧……萧垒?

日魔君萧垒?那个东阳正教不是掌教,胜似掌教的绝代魔君?

这也行?

余慈真的给惊到了,谁能料到,罗刹鬼王随口道出的,竟然是这么一个惊天秘闻!

还是说,这本就是此界大能之间,一个早已流传开来的谈资?

看萧道人的反应,或是后者居多。他面色不变,又向余慈施礼:

“贫道萧森,这位道友,敢问名号?”

此时的余慈,其实已经有足够的资格,将真实名号宣示于人,然而形势莫测,他不至于给自己添乱,只将一份意念送出:

“劫余之人,何必多言?”

萧道人微微一怔,没有立刻反应,末了方是微微叹息:“上清之劫,玄门之殃。道友能于劫后,以一己之力,重振上清气象,不让王、魏,堪比杨、葛,可谓‘后圣’欤?”

显然,他是往上一劫末,上清宗覆灭之事联想过去了,而且将余慈与开派立教的王、魏、杨三祖,以及三世葛祖师相提并论,顺势送了好大一顶高帽。可天知道,除了一个早已身殒的朱老先生,余慈那个时代的上清宗高人,几乎是八杆子打不着。

偏偏余慈并没有说谎,劫余之人——此界长生中人,哪个不是“劫余”之人?

好笑之余,他忽又醒悟一事:罗刹鬼王上去就揭萧森的老底,是不是在“提醒”他什么?

罗刹鬼王不可信。

萧道人,还有他背后的八景宫,同样让人无法心安。

余慈当然不会相信,同为玄门,就是亲如一家,具体的看南国“三道相冲”的局面,就再明确不过了。

当然,面子上,对待萧道人,肯定要拿出与对待罗刹鬼王不一样的态度。

余慈选择的是冷漠。

“多年以来,未能重塑山门一砖一瓦,不称罪人已是侥幸,焉敢与祖师并列?”

他放出的意念没有携带任何情绪,此时解读,却有明显的疏离味道。

萧道人却是没有半点儿架子,若有,也是属于掌教圣人的雍容之态:

“道友何必妄自菲薄,使上清一脉道统不绝,气象重聚,便有不世之功。复起山门,不过是时间问题。贫道此时便再厚颜求份邀约,愿于贵宗重开山门之时,亲呈一份贺仪,不知道友意下如何?”

要说客气,此时的萧道人当真是客气到了极处,但这就是一派宗师对同样地位,却又不那么熟悉的大能应有的姿态。

更确切地讲,是宗门与宗门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礼仪规则不可或缺。

余慈对其中的门道不是太精通,但他却能体会萧道人不加掩饰的情绪意味儿——不是什么玄门道宗之间的交情,仅仅是约定俗成的说话方式罢了。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八景宫超然无上的地位,不是体现在客气里,而是体现在萧道人一次次的评价中。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