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何物为稀 何者为贵(第2/5页)

但这又如何?

“这就证明了一件事:碧落通幽十二重天所涉及的度劫秘法,是非常完整而有效的。”

这是什么回路?

作为世上最了解其中秘密的人之一,余慈愣是没明白,花娘子话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思路。

他还记得陆青当年转述陆沉的评价,说这部法门“前面还算严密,且精进神速,但越到后期,难度越大,多有破绽”,其义不就是说,度劫秘法很成问题?

黄泉秘府府主传承了六七代,几乎每一代都能成就劫法宗师,但却没有一个能再进一步,这不也证明了问题所在?

他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不是说,此部法门尚有瑕疵,无法成就地仙境界吗?”

花娘子微笑看他:“瑕疵?何谓瑕疵?没有瑕疵的法门是什么样的?请道友试言之!”

她连续三个问句,态度颇是咄咄逼人,余慈当然心里有气,但他从来都不是死要面子,不懂装懂的人,便道:

“愿闻其详。”

一语即出,他倏地醒悟:得,又给带沟里去了!

但此时又势必无法再开口阻止,只听得花娘子笑道:“道友觉得,八景宫道典《三洞真经》如何?”

“……玄门根本义。”

“西方佛国,空有庵中摆放的《大藏经》如何?”

“佛国无上法。”

“魔门……”

“好吧,魔门的《太元天魔根本经》和论剑轩的《上真九霄飞仙剑经》都是各自领域的最上乘经典!”

余慈一口气说完,拿眼去看花娘子,却见佳人掩唇而笑:“如今我才真信了,道友修行年岁,真的还没有太久!”

……

还好,花娘子是很懂得掌控火候的,在余慈恼羞成怒之前,立刻转入正题:“这些经籍法典的地位,肯定是无疑义的。不过我倒想问一句,除了《上真九霄飞仙剑经》之外,那三部至高经典,可有人入门就修习的?”

为什么要撇去《上真九霄飞仙剑经》?

余慈心中先闪过这个疑问,紧接着便发现,他对这个还真不太了解,不过从他和几大门阀修士交手,特别是魔门那边,还真没有那个魔门修士亮底牌时,拿出《太元天魔根本经》来哧人。

花娘子见他模样,也知他没太弄明白,就换了个例子:“这样吧,道友曾是离尘宗弟子,不知那离尘宗至高经典《天府玄微通真九度经》,可有人修炼吗?”

《天府玄微通真九度经》。

熟悉的名字让余慈有些恍惚,除了故时的感念,清晰如在眼前的记忆也翻腾起来,化成一个面目激动以至于扭曲的胖子,周围的背景倒是模糊了,只有胖子在那儿唇舌翻动,喋喋不休。

其实,余慈与记忆中此人的交情,也不过泛泛,以至于愣了一愣,才想起他的名字:

“黎洪。”

“什么?”

这回轮到花娘子不明白了。

余慈看她一眼,将心中翻起的情绪压下,平淡回应:“九度经上承天地,书以神文,除非地仙人物,莫能解读。只有从中引申出来的《九度真文炼形篇》,才是宗门修士修行的凭依,故曰世间修行法门,最珍贵者莫过于度劫秘法,那是一个宗门能否成就地仙大神通的根本。”

花娘子颔首笑道:“正是如此,道友终于理顺了。”

“拾人牙慧而已。”

对余慈莫名其妙的言语,花娘子已经很适应了,也不费心多想,续道:“关键就在于度劫秘法,便在是大宗门阀里,不管是八景宫的《太上元皇洞神真解》、《无量高虚含元真解》、《元景圆明神光真解》三大秘法真解;还是初有庵号称的‘十万八千法门’,又或是魔门各分支的秘传,只有这些度劫秘法,才是真正给人修炼的法门。

“像《三洞真经》、《大藏经》、《太元天魔根本经》等,只是地仙大能用来参详比对之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