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出窍(第2/3页)

余慈的阴神便在这个香气形成的帐子里,这帐子还在扩大。要知安息香很是耐用,碧潮送来了两斤多,便是日夜不停,也能用上一个多月。可由于充分粉碎,余慈纵火去烧,瞬间便燃去了八成,由此生成的香气之浓郁,便是在长时间扩散之后,也没有明显稀薄的迹象。

周围的压力有减弱的趋势。

此刻余慈有一种感觉,初出窍的阴神正越来越凝炼,运用《落胎衣出阴神法》带出的纯阳之气,似乎被某种力量束缚住,一时片刻竟还没有消散。

那是药力。

在此之前他吸入药末,是有理由的。储物指环中的丹药种类并不多,有三种治伤医创的、有两种培元养气的,除此之外,便只剩下一类沁魂丹。

当初赵希谯拿这丹药换血宝的时候,便说服下一丸可保神魂一日不散,对练习阴神出窍很有帮助。余慈正是用他灵敏的嗅觉,分辨出口鼻间的药末中含有沁魂丹的药香,便是微弱,也聊胜于无,给自家阴神加一层保险。

余慈无疑赌对了。

黑潮强压似乎被香气克制了,又或者刚才反制的力量已经用尽,此时此刻,余慈一下子从容许多。在香气围拢的帐子里,他终于有空闲去打量周围的环境。

余慈曾想过,他身处之地应该是一处非常隐秘的地方,也许是哪位修行前辈的洞府,让他无比狼狈的黑潮强压,则是洞府的封禁之类……

可入目的情形显然不是那回事儿。这里是一个半开放的巨大空间,或者说是一块巨大豁口。仿佛是天神之斧重重砸在山体上,轰开了这样一个深约五里,上下最高处达百丈高的空间,余慈可以隐约看到外面云雾弥漫的虚空。

人类站在这里,显得分外渺小。

豁口整体都是一个斜面,外面阔大,越向内越是窄小。但余慈所在的地方明显是一个例外。这里似乎被人工打磨过,在地表的斜面切出一个非常平整的台子,上下都是如此,余慈就落在这个平台的正中央,头顶正上方,便是那个长达百二十丈的甬道。

余慈阴神飘起来,看着头顶黑沉沉的甬道,不知为什么,忽觉得一股极沉重的力量从甬道中降下来,自头顶而入,压得阴神一沉。这感觉一闪而逝,等余慈反应过来,已经消失不见。

经了这么一回,余慈本能地不想再看那个甬道,阴神感应自然拟化六识,扫描周边。

然后,他看到了点点散落的火光。

火?

余慈忽地打了个寒颤。在这片光线昏暗的空间里,无论如何,火光都应该是最耀眼的东西。这些星星点点的火光分明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可在此之前,他竟然没有丝毫察觉,似乎之前这边笼了一层厚厚的黑布,直到此时才掀开,向他显露真容。

火光有两种颜色,一种血红,一种青白,在豁口各个区域都有分布,但平台周围最是密集。每一点火光都不甚强烈,如豆大小,在流动的风中闪烁不停,似乎随时都要熄灭,可余慈分明感觉到,那里面蕴藏着某种难以形容的力量。

阴神感应像触手般探过去,这是很自然的反应,可乍一靠近,余慈骤觉寒意,巨大的危机感从神魂深处爆出来,让阴神也为之颤栗。

黑潮复起,起则铺天盖地!

安息香气围成的帐子瞬间被轰开一个缺口,余慈阴神猛震,差一点儿便给冲得散了,他急念定神口诀,险险维持住,但此时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无穷无尽的冲击接连而至,偌大的豁口内,真像是掀起了拍天大潮,要碾碎里面的一切。

余慈明白了:这里没有洞府,没有封禁,有的只是这些摇曳的火光,而这些火光本身就是毁灭性黑潮的源头!

转眼间,余慈便到了崩溃的边缘,此时此刻,安息香、沁魂丹统统没了用处,香气帐子支离破碎,没了帐子的阻隔作用,余慈对外界的元气的变化愈发地敏感,受到的冲击、感受的痛苦也就愈发地强烈,此时此刻,只有他本人的意志,才是维持住阴神不散的最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