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凹坑(第2/3页)

其实不用他们说,上回在绝壁城,余慈也经了这么一回,尚心有余悸,类似的蠢事,是绝不会做第二回的。

摇摇头,压下残留的兴奋感,余慈将心神放回现实。

他抬起头,头顶云雾深处,不知鬼兽是否将形态转换完毕,此时又是怎样的动向?如果那厮记仇,不依不饶地追过来,他还要依靠周围的地势,与之周旋;便是不过来,在这片茫茫云雾中,他总要找到能飞回去的办法吧。

不管怎么选择,熟悉周边环境都是第一位的。

所以,他低头打量脚下结实的岩石地表。

从安全降落时起,余慈对此地便非常好奇。他发现,脚下这片实地,似乎并不是他前两次到天裂谷来,见到的那些依托在绝壁上的坡地、石梁,而是一座实实在在,高拔起来的山峰,至少从他可见的范围看,并没有和天裂谷绝壁相粘连。

余慈知道天裂谷广大无边,东西相隔以万里计,内里也不是完全由云雾添充。从离尘宗的资料看,在谷中云雾深处,其实是耸立着无数高低不等的山体。有的甚至从谷底一直延伸到云雾之上,远远看去,像是云雾中浮游的岛屿。

有些“岛屿”上还可以住人,许多地方都被开发成为修士的落脚点。余慈所在的山峰,高度离云雾顶端还差得远,远到照神铜鉴飞射的神意星芒,还无法抵达。

那就是说,至少是十里以上的深度了。

自余慈以阴神驭宝镜,重启宝镜神异以来,数月间已经把照神铜鉴现阶段的情况摸得差不多了。

不得不说,现阶段的照神铜鉴,虽然开发出神意星芒这个非常有用的手段,却还达不到当初“照神图”映彻方圆五十里的程度。神意星芒若是自然投射,追索生灵目标以驻其脑宫,最多远及十里,大约是他神魂自然感应极限的两倍。当然,余慈意念驱动、又或者先寄生在鱼龙等目标之上时,则是另一回事。

出现这种情况,余慈觉得,应该是阴神驭宝镜后,从宝镜那里获得一部分主导权的缘故。他还没有搞清楚照神铜鉴的神异根源,使得宝镜威力受到他自身实力的限制,也是应有之义。

其实,十里范围也差不多够了,就是支离破碎的视角分辨起来让人难受,也很难有一个对周边环境直观的整体印象。余慈尝试着拼接几个视角,最终还是放弃。不过在此过程中,他倒是发现一桩异处。

那是在照神铜鉴感应范围的边缘地带,大概也是在这个山峰边沿了,由于分不清东西南北,只能说是在他左手方向。与其他区域不同,那地方生灵明显稀少,神意星芒没找到几个目标,破碎的视角中间,是大片大片的空白,而靠近边缘地带,更是一片纯粹的虚无。

余慈想了想,便往那边移动,十里左右的路程一会儿便到。

怪不得感应中一片虚空,果然是一片死地!

余慈视线所及,没在这里发现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没有鸟兽、没有草木,甚至连块苔藓都吝于出现。站在这里,除了风过时的呼啸和自己的呼吸,便再无任何声秘。

站在山崖边上,余慈看着脚下翻卷的云雾,感觉非常古怪。这里像是山体的边缘,不过从这里遥望过去,大约在一里外,还有一片黑沉沉的影子,那是另一处山峰。

不只是对面,错开一个角度,另一侧同样有类似的山体呈现。余慈数了数,这附近,至少有五座山峰环绕,分布得非常整齐,间隔都差不多,中央则是一个径约里许的“山谷”,和周围山峰相比,未免太窄小了些。余慈投了块石子下去,很快就听到了响声。深度……

二十丈?

这点儿高度,以余慈如今的修为,直接跳下去也没关系。

余慈终究还是比较小心地攀援而下,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只是觉得这段崖壁有些过于光滑了,倒像是有匠人刻意斧削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