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遁法(第2/3页)

说罢,诸老拂袖而去,这话像是威胁,又像是诅咒,但以老头的性子,不至于下作至此,余慈觉得,这更像是老头自觉无用武之地后,甩手不干的宣言。他不免失笑,也发现这事儿仍算得上是虚无缥缈,至少比不过眼前的事情急切,便暂时将其抛在脑后,也回仓库去,养精蓄锐,应对后面可能的麻烦。

此后再无事端,直至长夜过去。

兽潮早已经漫过山体,向东奔流,旷野中竟是出现了一阵难得的寂静。不过自余慈以下,没有人会过份乐观。慌张混乱的兽潮已经过去,如果西边没有天裂谷寒潮那样的威胁,绝大部分野兽还是会返回原本的居住地,但在此过程中,必然穿插着猛禽凶兽争抢地盘的厮杀,那场面会更加血腥狂躁,那时候,对码头的考验才真正到来。

所以,码头内的气氛依然沉重。虽然已是白日,但密封的山腹内没有任何变化,仓库里的修士大多保持着沉默,自顾自地打坐调息,便是有人说话,也不自觉压低了嗓子,似乎是怕声音传到外面去,招来祸端。

余慈不喜欢这种气氛,干脆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经过昨夜一战,他隐然已经是码头地位最高的人物,没人会置疑他的行为,便是有,也不会说出来。

在房间里,余慈先用“贯气法”锻炼符法,又拿出一点儿时间,祭炼照神铜鉴和道经师宝印两件法器,最后以“归虚参合法”调适心境,又启动“心内虚空”,察看里面天龙真形之气与自家神魂元气的同化程度。这是每日例行的功课,整套做完,已经是中午了。

按着习惯计划,午餐过后,就是重新整理、钻研剑意的时间,一边揣摩一边练习,一般会持续到晚上。不过今天,余慈忽然想换换花样。

他把刚到手的“息光遁法”玉简拿出来,以神识扫视一遍。感觉中,这门遁法确实比较简单,玉简中寥寥千百个字配上几幅简单图像便说得清楚,有通神初阶的修为便可尝试修炼。

息光遁法共有九个基本势子,包括飞纵、奔跑、翻滚、上蹿、下扑、矮身、横移、倒跃、静止等九条。这九个势子有一个总纲式的心诀,而每个势子又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行气原则,大约就是飞纵时凝气于何处,横移时气脉如何震荡等。

玉简上记载详细,又没有故弄玄虚,搞些云山雾罩的理论,看得出来,制作此枚玉简的人,就是要传授一门“实用技巧”,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余慈有“先天一气”傍身,经络气血几无窒碍,稍一存思,便知道这些气脉运转方式对他来说毫无困难。不过他也注意到了,这里面掺杂着一些基本咒术,隐约与五行遁术相通。

这并不奇怪,世间遁法,向以金、木、水、火、土之五行遁术最为基础,据说能轻易与天下任何一门遁法融合。像是余慈见的“息光遁法”,更近于身法挪移,再不勾连五行遁术,便要有点儿名不副实了。

虽说五行遁术是修士基础中的基础,但余慈对此并不精通。他走的是野路子,对五行遁术,只在止心观的时候接触了一些,也就是把土遁练成“穿墙术”的水准。

此时着手练习“息光遁法”,别的都没什么,就是涉及到五行遁术的这块儿,结合起来颇有些生涩。房间空间又小,练习很不方便,稍稍比划了两下,他便摇头,不再进行下去,只在脑中揣想疑难。

山腹中难知日月时辰,但机关消息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申时初,屋内铜钟清鸣。这便是要余慈接班值守的信号了。

余慈也不耽搁,整束得当,往泊阵中枢行去。在他前面值守的是闫皓,只是当余慈走进中枢所在时,这个老实人的脸色实在不怎么好看。

“怎么回事?”

“刚刚绝谷泊阵有凶兽闯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