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胖子(第2/3页)

在余慈看来,在中央小湖中游动的影子是“心象”,但不能将中央小湖和心象区分开来。小湖其实是“心象”的延伸,是他的“物象”的某种象征,正对应着神魂、或是“同心圆理论”的基本结构。

因此,很自然的,代表着神魂结构的“心湖”便与中央小湖浑融一体,无分彼此。

当然,不能忘记还有外围山林所象征的照神铜鉴在起作用。这件宝物除了映衬心象,还在“心内虚空”和外面真实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使本来相对独立的“心内虚空”,与外界天地发生联系。

这种情况下,余慈可以在“心内虚空”进行神魂感应,联通外界,再将感应到的信息投进来,倒似是照神图在“心内虚空”复现一般,只是范围和清晰度什么的,就不能强求了。

在照神图消失之前,余慈一直在尝试将神魂感应和照神图相结合,却全无头绪。如今照神图不在了,他却获得了突破,世事之奇妙,莫过于此。

此时此刻,中央小湖之外的广阔空间,山林依旧。可是在贴近湖边的那部分,却代之以“云竹园”的模糊轮廓。这是由神魂感应映现出来的,也是内外虚空相通的标志。

其实,此次余慈锻炼神魂,加强感应,过程并不顺利。天翼楼内的气息非常复杂,因为里面加进来太多修士,他们的气息混杂在一起,给神魂感应提供了极大的信息量,使余慈能够在更丰富详实的条件下做出判断,但也几十上百倍地增长了环境的复杂程度。

正如之前他在崖顶感叹的那样,小小一条鱼龙,其周身气机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他的把握极限,更不要说楼上百多号修为有成的修士聚在一处,彼此影响变化。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古怪的情况:一方面,余慈对周边环境中的摆设,就像是围栏、桌椅板凳、各种装饰陈设之类的位置、轮廓越来清晰,这都是他神魂作出的精准判断的结果;另一方面,感应范围内的所有修士的形象又是极其模糊混乱,彼此错杂,很难分辨。

在五方通灵符的作用下,余慈的感应极限要在三里以上。可受上面情况的影响,他现在能够比较准确把握的,也就是“云竹园”的范围。他知道,在他潜心感应的时候,园中陆续进来几位实力颇强的修士,向谢严请安问好。

这些人的气息表征都非常鲜明,可若想进一步探知,扩散的神意力量像是撞在无形的幕布上,总是隔过一层。持续的时间久了,这些人的气息又混杂在一起,感应起来愈发吃力,憋得他心里难受,但对这巨大厚实的“幕布”,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僵持半晌仍毫无进展,余慈又觉得云竹园里人来得差不多,正要暂时放弃。“心湖”的水波潮汐忽然一个激荡,这片小天地中,加进来一个新的对象。

相较于其他修为精湛之辈,这家伙周身气机可要简单太多太多!好像是巨大幕布之上的破烂缺口、最薄弱的所在。缺口乍一出现,余慈已顾不得那究竟是什么,神魂感应自发运作,积蓄了很久的神意力量轰然涌入。这一瞬间,余慈似乎听到了一声屏障破碎的脆响。

然后,一个憨态可掬的大胖子从虚空中“跳”出来。

胖子厚唇启合,似乎是说些什么,余慈全没听清。他只是“看”到,以胖子为中心,鲜亮的色彩向四面八方蔓延。

如果说最初的胖子形象还只是用墨笔以写意的手法描绘的大致轮廓,但在“着色”之后,便成了一幅细腻精致的工笔画,然后这画便“活”了,成为清晰真实的人物,映现眼前。连带着他周围的环境,也都鲜亮明艳起来。

这一刻,余慈想起了照神图。

也是这一刻,谢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走了。”

余慈一震,心神从“心内虚空”弹出,回到现实世界。此时,云竹园内已有七八个人,自然以谢严为中心形成一个小圈子,此时都站起来,准备往外走,同时用非常古怪的眼神投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