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初试身手(下)(第2/3页)

而且陆清还注意到那第一排的前面丈许有一块凸起地面寸余的圆形石台,大约宽有六丈有余,不由奇怪地向旁边的一名弟子问道:“这位师兄,敢问这前方的石台是作何用?这晨练师父不来吗?”

那弟子也大不了陆清几岁,大概十四五岁模样,此时正用衣袖仔细擦拭着剑上的灰尘,只是在陆清看来那剑上一点尘土都没有,倒是越擦越显得铮亮,此时听到陆清问话,那弟子也颇为和善地答道:“陆师弟你刚来不知道,这晨练只是我朝阳峰例行千年的传统,只能算是每天修炼的热身而已,真正的修炼那是要到晨练完,各人自寻地方,无论是朝阳宫旁的枫林或是后山都是一个好去处,而师父也不是每天都来,一般来说每个月也就来上一两次,至于那前面的石台——”

说道此处,那弟子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敬畏的颜色:“那石台又称耀阳台,是当年祖师爷日观炎日,顿悟创演耀阳剑式的地方,而在晨练时又是历代大师兄登台领剑的地方,只是如今大师兄一心只问剑道,这晨练经过师父允许也不常来了,如今便由二师兄领剑。”说完语气颇有些遗憾。

而在这弟子话音刚落,一个青灰色的身影缓缓踏上石台,陆清定睛看去,只见此人相貌普通,大约二十三四,一身青灰色的束腰武服,踏步间如行云流水,气度飘逸而又不失大方,走到台中站定,反手拔出背后的一柄乌金色的长剑,剑有三尺六寸许,以陆清的眼光来看这柄剑倒是与赵千叶的那柄紫云不相上下,乃是用百年份的精铁混合了乌金百炼而成,在青凡级神剑下算是一等一的好剑。

至于这二师兄凌霄陆清昨天也听段青云大致介绍过,乃是师父的一个远房侄子,到这代父母早死,便被师父带上山来,剑道天赋也十分不错,虽比不上聂清天,但也有剑客阶中天位的修为,在紫霞宗年轻一代中也颇有威名,一手紫宵青云剑出神入化,就算是赵千叶也坦言如今还不足以相抗,此时往台上一站,原本飘然的气质顿时变化,右手握剑,一股沉稳如山的大气隐隐浮现,“开始——”

听到口令,陆清连忙收敛心神,心境沉入古井不波的境界,倒是让旁边听到口令后显得有些紊乱的那名弟子眼睛一亮,暗中嘀咕陆清的心境怎的如此平稳有度,那可是他们这些排在末尾的弟子身上很难有的。却不知道陆清自三岁识字知礼以来,陆云便开始向其灌输陆家历代的铸剑传承,八岁后更是在其指导下尝试铸剑,从第一天开始,陆云便言传身授地教导他一名真正的铸剑师所要拥有的心境,铸剑一道博大精深,铸剑时无论是选材,熔炼,还是火候的调控乃至淬火都大意不得,而相应的,这就需要拥有一颗临危不乱,山河压顶而不变色的心境,锻炼至今陆清虽不说已经完全达到,但一般的事早已无法轻易动摇他的心境。

朝阳七式,与腾云九剑乃是朝阳峰的奠基剑法,虽说只是奠基,但经过朝阳峰十几代的门人不断地修改精炼,已经将基础剑法的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两套剑法陆清已经基本上融会贯通,体内第二层的旭日心经运起,黑铁剑上顿时附上了一层淡紫色的剑元气,跟随着石台上凌霄动作,从第一式的拨云见日起,黑铁剑在陆清手上化做一道紫芒化破空气,长剑由下而上,隐隐的剑啸声响起,眼睛紧盯着凌霄的动作,但见石台上一道白影腾挪,乌金色的长剑上吞吐着尺长的紫色剑气,数十人同时演练,陆清只感到前方令人心惊的锋锐气息扑面而来。

不得不说凌霄的剑法已经登堂入室,隐隐有了一股大家风范,从第一式的拨云见日到之后的朝阳初现,云蒸霞蔚,乃至第四式霞光万丈,第五式映日山河,五招之间毫无间隙,衔接有如流水行云一般流畅自如,一柄剑器在他手中仿佛与手臂连成一体,剑式厚重沉凝,只见紫色的剑气在剑上铺展,瞬间封锁了周围的所有方位,又骤然铺开,宛若云霞聚散,数十道剑影清晰地在周身形成一圈密集的防线,剑尖上星星点点的闪耀紫芒让人不禁心神沉醉。对照着凌霄的动作,陆清拿它与自己相比较,却无奈地发现自己差得太多,无论是招式的熟练程度还是衔接变化,自己的剑法太招式化了,招式之间斧凿的痕迹太重,像这样的剑法也就只能自己练练而已,真正拿去对敌的话很容易被别人把握住招式的变化,一击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