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墨尽非空(10)

封安若县主的圣旨刚下才两天,萧家就来了动静,说是怕安若县主不适应盛京的膳食口味,便送来个扬州厨子来宫里,出身干净,厨艺绝佳。

姜卿儿有些闻宠若惊,皇帝只是道:“留着也不碍事。”便把那厨子留在了御膳房。

萧家正是皇太后的母族,家主萧成秋正是当朝丞相,对于皇帝立后选秀之事颇为上心,在姜卿儿没出现之前,府上嫡女萧锦月,是母仪天下最为合适的人选。

如今献上殷情,自然是对姜卿儿有几分居心,不过皇帝在眼皮底下,就算有什么主意也难接触到姜卿儿一下。

皇帝亲自陪同这位县主前往华亭山,看来是尤为宠爱了,此行没有带太多官员,只是几个文官和玄武使周野。

七月底,尚在有些暑热,人总是容易困倦,前去华亭山的路需一个多时辰,姜卿儿撑不住困意,靠在车厢壁旁,脑袋跟小鸡啄米似的直点。

车厢宽敞,内有矮桌上摆放着茶水,两个太监跪坐在车门旁候着,地上垫的凉席不硌人,还有些软。

李墨靠近姜卿儿身旁,将人抱入怀里,这下是得了舒服位置,安心睡去。

因为外行天热,姜卿儿衣口微开,李墨瞥了一眼她白皙的胸口,将衣口往上掩了几分,他将折扇展开,轻轻给她扇风,发丝轻拂。

华亭山不算高,枫林最盛,历来烈臣士族的祠堂建于此处,其中有皇家山庄供作歇息,靠着幽湖,等到了庄子里,便会凉爽得多。

姜卿儿是趴在李墨怀里睡到了庄子门口,醒来时双眸还有些惺忪,喝杯茶后才跟着他下马车。

皇帝自来气派,这山庄地界尤为宽广,因靠着幽湖,不似他处炎热,反而清凉,庄里随处可见护卫。

远处枫林旁,可见各家祠堂,姜卿儿侧身就能隐约看到,心里有些紧张和期待,袖中的手微攥,说不出是什么感受,只知以后便不再背负青楼舞姬的名号。

在山庄里休整片刻,吃了点东西,便去往燕家祠堂,身旁跟着些吏官,前面是守祠人引路。

姜卿儿走在李墨身后,仍旧是那般高大,她仅到他的肩膀,手中握着把折扇微摇。

燕家祠堂不小,经了十几年的风雨,房屋有些风化,但不失威武气势,可见当年先帝较为看重燕家。

门口站着不少侍卫,负责燕家的守祠官迎来,到了正堂,上面摆放着诸多灵牌,为首的便是燕长瑾,香炉燃着香柱,桌坛上是祭祀贡品。

其中礼节较多,姜卿儿跪在蒲团上,立在一旁的守祠官手中端着一本族谱,从首到尾,将各牌位的燕家先祖介绍下去,共有九十八位灵牌,皆是有功勋的人。

在当今天子与一众吏官的见证下认祖归宗,姜卿儿心绪起伏不定,看着燕长瑾的牌位发愣,这便是她原有的士族,是她的父亲,头一次感觉到父亲这个词,有些异样。

燕家是同开国先帝的元老士族,历经大盛三朝皇帝,后于镇守北方,遭匈奴作乱,为保盛朝北疆,士族英魂洒于沙场之上,追封为忠武候,世代子孙受皇家庇护。

先帝尤为重视燕家,不过因而后韩太后当政,贪图享乐,沉迷金迷,燕士族淡出视野,置之不顾。

以族谱上所说燕长瑾并非只有姜卿儿一个女儿,还有年十岁的长子,名为燕辰羽,不过当年的沙场上,先帝仅带回了燕卿,燕辰羽则不见踪迹,多半是死在乱军之中了。

待叨叨絮絮地将族谱认完,姜卿儿面对满堂先祖,磕头三个,双腿跪得发麻无力,好在事先垫厚了柔软的蒲团,不至于跪伤。

还有礼节繁多,李墨立在一旁,面色微沉,几次瞥向守祠官,宣得快了些,姜卿儿由宫女搀扶着起身,上香结束之后,吏官写下安若县主的册子,便算是结束了。

回山庄的路上备了辇车,正好省去姜卿儿行走,她还在思索着谱上所写,明明是她的族人总是有一种亲情感荡于心间,但仍是有些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