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界政治经济中的霸权(第3/9页)

这种既强调国家决策也强调国家权力能力的论述,属于马奇所说的那种“力量激活模型”(force activation models)范畴。决心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承担领导的作用,对“激活”设想的权力能力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力量激活模型”本质上是一种后此推理(posthoc),即发生于其后者必然是其结果,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们通过考虑为什么一个行为者不去利用所有可获得的潜在权力的原因之后,总是能够挽救这种理论所作出的判断。事实上,该修正结果是认为拥有优势资源的国家将会成为霸权国家,除非这个国家不愿意承诺去为世界政治经济承担必要的领导任务,但遗憾的是,它仍不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因素决定这个国家不愿去承担领导的责任。作为一种因果理论,这种理论的用处不大,因为除非我们对其国内政治了解非常透彻,既有的权力布局是否会导致潜在的霸权国家去维持一系列规则仍然是不可确定的。[3]

只有更粗糙的理论才作出预测。因此,我所说霸权稳定论,指的实际上就是这种“基础性力量模型”。我们已经看到这种理论的最主要内容——霸权既是合作的必要条件,也是合作的充分条件——在本世纪的历史经验中并不能得到有力支持。如果从更长的大约150年的时间来考虑,这个命题也是很模糊的。[4]在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霸权时期,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美国主导时期,国际经济关系维持着相对的合作状态。但是正是在美国主导的时期,出现了已有规则的瓦解和持续增加的纷争趋势;而对英国霸权经验的仔细考察,也会使我们怀疑英国霸权在19世纪促进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都比工业化革命以来的其他国家更能满足霸权的物质先决条件。1880年,英国是世界金融的中心,它既在其帝国统治范围内,也通过在其帝国范围外的投资,控制广泛的原料来源;它在世界上拥有最高的人均资本收益,拥有两倍于其主要竞争者法国的世界贸易和投资份额,只是在累积经济的规模上它落后于美国(Krasner, 1976, p.333);英国占有的世界贸易份额尽管在1880年后的60年中逐步衰落,但是在1938年,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大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此外,在19世纪,英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虽然其后急剧下降。正如表3.1所告诉我们的,尽管直到1970年左右,美国一直维持着比75年前英国霸权时期还要高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但是19世纪晚期的英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大致来说是旗鼓相当的。

表3.1 作为霸权国家的英国和美国的物质资源:世界贸易份额和相对劳动生产率

世界贸易份额(%)相对劳动生产率*
英国(1870年)24.01.63
英国(1890年)18.51.45
英国(1913年)14.11.15
英国(1938年)14.00.92
美国(1950年)18.42.77
美国(1960年)15.32.28
美国(1970年)14.41.72
美国(1977年)13.41.45

*和世界经济中其他成员国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比较。

数据来源:Lake, 1983,第525页的表1和第541页的表3。

然而,英国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但它并不能一直执行它所希望的规则。英国当然希望维持公海自由原则,但是19世纪80年代以后,它不能诱使欧洲大陆强国去保持自由贸易的政策。最近关于这个主题的一项研究认为,英国作出了努力,去制定和执行规则,但是既不全面,也不是很成功,这个结论与霸权稳定论所告诉我们的那个结论是大不一样的(Mckeown, 1983a:特别见第83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