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您鼓励我霸王硬上弓?(第2/3页)

“然后呢?”

“要不我会说闺女磨叽,当然是不愿意了。”

耶律宗全迷惑:“阿朵儿为了你放弃契丹,跟你一起来大齐,按说她没有不同意的理由啊。”

“那贫道就不懂了。反正我一提,她就跟我打岔,还说什么成亲只是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人能在一起,每天朝夕相处……我都怀疑,她也是穿越来的了。”

“穿越?”

“很难解释的。太上皇既然如此心焦,要不您帮贫道去劝劝阿朵儿?”

“你哪只眼看见朕心焦了?作为父亲,难道我会上赶着把女儿嫁给你,不可理喻!”

耶律宗全狠狠瞪了秦行之一眼,甩手而去。

……

时光荏苒,转眼过了春节、度过春天,来到盛夏。

萧峰一直未归,秦行之虽然感到奇怪,却也没怎么在意。他本来就不在乎五千亲卫,甚至连萧峰,也没打算这辈子带在身边。萧峰的名字让小道士感到亲切,给他丹药和符咒防身,但也仅此而已。甚至可以说,如果萧峰就此留在契丹,小道士也觉得很正常。

另一方面,武学院的发展如火如荼。

半年多的努力,足够分辨出哪些人更适合修炼。小道士的内功心法虽然人人可以修炼,但天赋的加成作用,以及个人努力,仍然不可忽视。

比如勋贵子弟,小聪明不缺,却缺乏韧性,最终大部分只练出一点皮毛,就兴高采烈的嚷着要求“毕业”。

对他们这个要求,文良纯等人乐见其成。

送走这些养尊处优的家伙,剩下的寥寥几个勋贵子弟,以及大力营全体战兵,和选出来的都头以上军官继续苦练。半年多之后,除了少数确实天赋不行,或者智力欠缺的,几乎人人都练出一身不凡的内力。

比起大内高手还差不少,但也绝不是菜鸟。

大力营本来就擅长土木工程,修山路这种小活儿,对他们就是毛毛雨。特别是随着修为逐步提高,速度更是越来越快。到了现在,通往山外的路已经基本完成了。

中书省请示过皇帝,决定把武学院建设推进到第二阶段。

京城附近专门设置了一个田庄,把大力营战兵家属搬迁过去。这里交通便利,离京城只有很短的路程,条件肯定比山谷强许多倍。

这固然是大力营专享的福利,但也未尝不是朝廷对大力营战兵的牵制。如今的大力营,绝对是武学院最中坚的力量,对内功心法了解得也最透彻。

武学院继续招收学员。

按文良纯等人制定的轮流学习计划,第一批军官在接受保密教育后,遣回军中继续自修,挑选出的第二批军官则进入学院学习。当然,因为大力营家属搬迁,山谷可以容纳更多人员,这次的军官学员规模也更大。

搞武学院,文臣们也不是没担心过。

这会不会影响文臣的地位,会不会导致皇帝穷兵黩武?历史上这种事可不是没发生过。

文臣既想大齐军力无敌,又不想看到文教衰落,说实话也挺闹心的。

但本质上来说,大齐其实从没玩过重文轻武。别看武将似乎地位低,那是和平年代演化的自然结果,不代表大齐国策如此。

比如军队出征,领兵大将拥有极大的自主权,绝不允许文臣在旁边指手画脚,这是太祖皇帝留下的规矩。

再比如武将只对皇帝负责,中书省可以在皇帝的授权下发布命令,但任何时候对武将都没有任免权。

所以,文臣虽然看不起武夫,却深知一点,那就是如今朝堂上文臣一家独大,不是武将天然地位低一等,而是讲道理他们讲不过文臣,干脆藏拙而已。

大齐文人整体节操较高,至少文良纯等人,不会因为个人私心,或者希望发扬圣人学问,就打压武将。

更何况,这个世界又不是只有大齐一个国家,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明白一条腿走路注定摔跤。你文治再好,武功不行,最后的结果,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