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您的主意肯定是极好的(第2/3页)

果然就听八姑说道:“那几个姑娘都是花魁。”

秦行之由衷敬佩:“您商业头脑确实厉害,若是放在后世,绝对是位女强人。还没到京城呢,就开始下血本投资,准备花魁了。而且一准备就好几个,这是打算玩个大的啊。”

“她们并非百花阁的花魁。”

“挖墙脚?更牛逼。”

“小道长你误会了,她们只是跟随百花阁的车队入京,没加入百花阁。”说到这里,八姑脸上露出愁容,“这事儿让奴奴挺为难的……”

原来,百花阁准备入京期间,她们奉旨巡回演出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开了。

这本来就不是秘密,再加上能开青楼的都有后台,忽然之间朝廷找了个名不见经传的百花阁搞独家巡回演出,让许多人很不服气,同行之间免不了吐槽一番。

得益于太祖皇帝定下的基调,大齐对烟花女子比较爱护,比如花魁卖艺不卖身就有朝廷支持,谁敢破坏这个规矩,多半没好下场。

秦行之看过太祖日记,又觉醒了孙昊的记忆,十分清楚当时孙昊的说法:他之所以决定结束乱世,正是因为乱世之中,花魁无法坚持卖艺不卖身。

真假先不说,太祖的意思很明确,逛青楼也讲究你情我愿,仗势欺人可以,坏人清白不行。

花魁地位较高,甚至有资格“分红”,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花魁能为自己赎身。

白牡丹当初就积攒了不少财富,她当时都想好了,如果小道士混不出样子,她会替自己赎身,还能剩下一些,养活两人不成问题。

花魁的人生追求也和普通青楼女子不同。

像白牡丹一样追求身份认同的大有人在,也不缺真正痴迷于艺术的。对“青楼界”的成功人士花魁来说,单纯追求金钱的反而很少。

百花阁接了独家巡回演出的圣旨,让无数同行羡慕妒忌恨的同时,也让有追求的花魁们蠢蠢欲动。

这可是朝廷公开支持的巡回表演!

历朝历代从没有过,即便在以逛青楼为荣的大齐,也是头一回。各地的花魁大赛,完全属于民间活动,官府能来几个有头有脸的人做嘉宾,就已经是巨大支持了。现在倒好,朝廷出钱出力,可以想象这次表演有多么重要。

不参加后悔一辈子有木有?

有些花魁心一横,拿出积蓄给自己赎了身,随后跑到百花阁,哭着喊着要求卖身入伙,帮八姑赚钱……

八姑吓坏了。

实力增强是好事,但为此得罪同行,傻瓜都明白没什么好果子吃。

花魁名气越大追求越高,这些花魁都是成名的“腕儿”,如果百花阁收下她们,八姑敢肯定,不仅她们的老东家要找自己的麻烦,所有青楼都得使绊子。

而且听说,还有更多花魁,要么正准备自赎,要么已经往百花阁赶。这口子一开,八姑还开什么青楼?直接挖个坑把自己埋了更省事。

还别拿圣旨说事,全天下青楼下决心对付百花阁,圣旨不好使,小道士这后台也不好使。

八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所有花魁。

可是能横下心自赎的花魁,意志力也不是摆设。八姑的拒绝打消不了她们的念头,赖在百花阁就是不走,一门心思盼望八姑答应她们卖身。

后来百花阁启程,这些人也跟着上路了。

八姑还不忍心把她们赶走,都是娇滴滴的美女,大老远跑来三江县就已经够冒险了,若是因为被赶走而出点事,八姑没法原谅自己。

花魁们脸皮还挺厚,坐百花阁的马车,每天和百花阁的姑娘交流感情,估计是想混个脸熟,让八姑不好意思赶她们走。

“小道长你说这是有多想不开,既然赎了身,找个好人家嫁了多宜当,非求着奴奴再签卖身契,这不是你说过的神经病嘛。”八姑满脸苦恼。

“当然不是,相反,都是明白人呐。”秦行之赞叹道,“由著名艺术大师恨天伯创造的新表演形式,加上朝廷全力支持,这场巡回演出谁参加谁受益,弄好了成为国际巨星都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