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他没法显摆(第2/3页)

众人再一次无法反驳。

郭常心说,他是不用贪国库的银子,陛下您经常主动在自己桌上给他准备好,他真犯不着那么麻烦。

但这话显然不能作为理由驳斥皇帝,皇帝赏赐臣子难道有错?不赏赐珠宝、玉石那些虚头八脑的玩意儿,直接来实惠的银子,难道有错?

况且虽然郭常对小道士一肚子看不服,却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恨天宫的事儿小道士没有大功。恨天宫投降,他郭常的面子一样也找回来了。

只好捏着鼻子拱手:“陛下教训得是。”

孙蒙看向杨旭:“杨老大人,您最熟祖宗法制,告诉朕,这降伏逆贼、开疆拓土的惊天奇功,该如何封赏?”

众人心中一凛,那话儿来了!

这还用得着杨旭解释?谁都知道,太祖皇帝留下的规矩是不能轻易封爵,除非有灭国擒王、开疆拓土之功。后者比前者功劳更大,封王都不为过。

这跟拓土大小没关系,主要是意义重大。

自太祖统一天下,可见过任何一人能替大齐搞来哪怕半亩土地?根本没有这回事。

大家确实非常感激小道士,但如果说封王……这事儿恐怕还得拦着。

大齐的爵位倒没什么实权,也不会真封一块地。名义上一个爵位必然对应一块封地,但这只是名义。你既不能前去赴任,也不能收取赋税,朝廷会按照你的爵位高低,给你发补助,仅此而已。

所以即使小道士真封王,也翻不起浪花。

问题是大家腻歪呀,想想看,以后见了小道士必须行礼称王爷,那家伙又是个人来疯的性子,谁受得了?

再说了,王爵是轻易封赏的吗?当初跟随太祖打天下的文臣武将,都没王爵这种待遇。不,公爵也不行,还是太高,也许侯爵能让大家捏鼻子接受?

杨旭看了眼文良纯,开口道:“陛下,太祖遗训,开疆拓土当封赏爵位。”

“很好。”孙蒙一拍龙案,“朕决定……”

“陛下!”文良纯赶紧打断孙蒙。

“文大人有什么话等一下再说,先让朕说完。”

“等不得啊陛下。”文良纯心说我要是等下去,你金口玉言那么一开,大家有得劝了,“陛下,秦闻道立下奇功,按祖制应当封爵。但这件事目前尚未完结,大军在外,恨天宫匪首也没解送京城,陛下,不妨等秦闻道返回京城,咱们征求过他的意见,再讨论封爵之事?”

孙蒙不以为然:“小道士朕了解,他最喜欢的,当然是俸禄越高越好。王爵俸禄最高,他肯定没意见。”

陛下果然打着封王的主意……他是没意见,我们有啊!

文良纯拱手道:“陛下,您现在封爵,秦闻道又不在京城,无法表现出自己的喜悦之情,未免美中不足。”

孙蒙茫然:“听不懂,什么意思?”

文良纯一咬牙:“他没法显摆!”

孙蒙恍然大悟,钦佩的看着文良纯:“文大人果然老谋深算,嗯,老当益壮?不对,老奸巨猾?想起来了,深谋远虑!朕懂了,咱等他回京再封王。”

“研究封爵之事。”文良纯纠正。

“文大人也学郭大人计较细节,这可不好。行了,既然如此,咱们还是商议一下,大军班师回朝,以及如何带贼首回京的事吧。”

这事好办,大军越快回来,越能节省点钱粮,大齐的银子也不是遍地都是,该节约也得节约。至于恨天宫逆贼,当然也要押解回京,否则如何向天下显摆?

唯一和秦行之设想不同的是,文良纯等人认为,只带灭绝和杀入圣回京,胜利不够明显。应该把所有恨天宫人都带回来,即使不行,好歹弄个千把人才够壮观吧?

孙蒙不愿意了:“小道士信上说,他答应过灭绝,只带他和杀入圣入京。”

“难道陛下不想热闹一点?”文良纯也是蔫坏,知道如何打动当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