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3/3页)

孙蒙愣了:“不能吧?朕不信文良纯敢故意拖延。”

“呵呵……”

“杨大人,咱不带这么玩儿的!”

“那老臣请陛下回京。只要您坐镇京城,臣等一定立刻向契丹递交国书,要求过境讨伐恨天宫。如果他们不同意,那就如您所愿,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战!”

“都回京城了,再轰轰烈烈,我也看不到呀。”

“有得就有失,陛下自己选吧。”

杨旭丢下一句话,向赵辉祖使了个眼色,两人飘然而去。赵辉祖佩服得五体投地,还得是咱们三朝元老杨大人,手段果然高明,这反守为攻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孙蒙站在原地想了半天,越想越觉得憋屈。

朕已经答应不入契丹了,只不过想多待几天,看看热闹而已,居然连这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

以大臣们的尿性,孙蒙可以肯定,杨旭的说法绝不是吓唬他。

攻打恨天宫是必须的,这关系到能否找回丢掉的脸面。然而契丹也肯定绕不过去,别说契丹了,就算是高丽、大理那种“讲道理”的国家,你大军不经允许,随便跑进人家的领土,那也是侵略行为,他们肯定要跟你急。

递送国书要求过境,是个礼法问题。

契丹人不讲礼法,可大齐乃礼仪之邦,做任何事都必须先在道义上站住脚,无论如何也不能不宣而战。

契丹人会同意吗?

用脚后跟都能猜出来,他们肯定不会愿意。

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和契丹正面硬刚一把。

孙蒙并不怕和契丹打仗。

小道士说过,强军是打出来的,大齐军队战斗力越是不如契丹,越要主动去和他们打,打着打着,挨揍的水平上去了,揍人的水平也会水涨船高。否则老讲什么大局为重,又何必每年花费巨额军费养这么多废物,干脆解散得了,有那钱送给道爷花多好?

最妙的是,因为皇帝皇后被劫,荡平恨天宫是底线,大臣们这次绝找不到理由反对打仗。

现在听杨旭这么一说,孙蒙赫然发现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如果他不回京,大臣们就有了拖延的理由。要是他回了京,前方打得再热闹,他也只能听听军报了。

“不行,还得找小道士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