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蒲松龄老先生不服(第2/3页)

“话是如此,三个道士一字排开,总让人觉得十分惹眼啊。”

“喂,小老板,你是打算放鞭炮?”

“对呀,店铺开业放鞭炮,这事儿稀奇,大家等了半天,就为看这个呢,快放吧!”

没人提醒秦行之放鞭炮吓跑财神的事,离过年早着呢,居然能听鞭炮声,这种难得的福利,可不能给搞没了。

秦行之大乐:“这就放!看完热闹,记得光顾小店哦。”

众人乱糟糟答应着:“好说,小老板放心,这个面子肯定给。”

秦行之把火折子递向秦寿:“师父你来点吧?放心,人家财神是神仙,不可能被鞭炮声吓着,这都是无知俗人胡乱猜想,您是专业人士,怎能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秦寿断然拒绝:“道爷不点。”

秦行之不在意的笑笑,也没继续劝说。

已经相信神仙存在的小道士,当然不会再说什么“封建迷信”之类的话。但他不认为财神会闲得蛋疼,真跑哪家店铺看热闹。

就算喜欢热闹,全天下每天开业的店铺得有多少,财神也看不过来。若是把“化身亿万”之类的神通用在看热闹上,那么财神他老人家是有多无聊?

秦行之依次点燃鞭炮,店外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加上看客们的叫好声,顿时变得十分热闹。

李奉常忽然心中一动,暗自掐指算了算,不由得动容:“竟然真有开风气之先的气象!难道符箓店真会大赚,让天下人接受开业放鞭炮,百年后也成为传统?”

动了容,装出来的憨厚样就不见了。

幸亏秦寿正担忧徒弟触犯财神,没注意到李奉常的神态变化。

能开风气之先的,大抵不是一般人。

比如大齐朝太祖皇帝,别看史书上对其描述显得此人似乎相当不靠谱,人家却是真正开风气之先的非凡存在。

不说鞭炮,也不说其它稀奇古怪的发明,至少瞎胡闹的一个后果,就是让皇家威严比以前各朝代大大不如。

而太祖似乎也知道自己这瞎胡闹的性子乃是天生,因此对自己的皇权限制极多(也可能是因为懒不想管事),对官员和老百姓则分外宽容。后代也只好萧规曹随,一代代传下来。

由此,大齐朝成了有史以来最宽松的朝代,天下的戾气也少了很多。皇家隔几代出个不着调的皇帝,顿时整个大齐百姓就有了茶余饭后解闷的话题。

要不是宽松,哪会允许史书胡乱抹黑太祖?

这当然不一定就是好事,宽松带来的后果就是控制力降低、军力退化很快。你快乐了,人家周边游牧民族见不得你快乐,也是让大齐朝代代头疼的事。

可无论如何,大齐朝是首个如此善待子民的朝代。

当年华盖派祖师刘若拙曾经讲过,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也许有一天皇家会变成象征性的存在,由天下人共治天下呢。

秦行之有开风气之先的气象,李奉常就不能不慎重了。

他想了想,对秦寿道:“秦道长,其实贫道并非守阳派传人,我乃是崂山华盖派……”

秦寿转过头,指着耳朵问:“啊,你说什么?我听不到,鞭炮声太大了!臭小子真能作,放鞭炮就放呗,非定做这么多,浪费啊!”

李奉常苦笑一声,摇头:“没什么。”

鞭炮声终于完全停歇。

秦行之对二柱子使了个眼色。

二柱子走到招牌前,抬手把上面盖着的红绸扯下。

吃,俺,一,棒。

招牌上赫然是四个烫金大字。

左右还有两排小字,但字体太小,众人又被四个大字吸引,没人注意写的是什么。

“这是什么店铺?”大多数人根本看不懂。

“难道是卖棒子的?”

“胡扯。谁会卖棒子,那玩意儿找根树枝打磨一下就弄出来了。再说了,第一个字就是个‘吃’,棒子能吃吗?依我看,也许是种新式小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