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诚实小郎君(第2/3页)

秦行之鄙视的看着秦寿:“说这话你不觉得丢人吗?”

“不觉得……为什么丢人?”

秦行之耐心解释:“天下道士是一家,都是道祖苗裔。这就像一个大家族,有混得好的,也有吃不上饭的,但大家都是一伙儿的,真有事儿了,自然要并肩子一起上。人多力量大,既然咱们正好赶上,肯定不能袖手旁观呐。”

“徒弟,你说的这些……似乎像是黑道的规矩……”

“道理差不多,您就别较真了。”

“道爷不认为你有这么急公好义,给我说实话。”秦寿撇嘴,小东西想忽悠老道还嫩了点。

秦行之低声道:“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咱们能帮忙呢就帮,不能帮忙呢,咱们至少过去了,到时候京城的道士们总会卖咱们点面子,这是好事儿!”

秦寿大点其头:“有道理,不枉道爷教导你这么多年。”

两人商量定了,顺着大街向刚才两个道士指点的隆福寺方向走去。

隆福寺是京城第一大名寺。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大齐朝从太祖皇帝开始就亲近道教,当年太祖和崂山道长刘若拙更是无话不说的莫逆之交,然而京城最出名的寺院道观却是佛家的隆福寺。当初太祖也曾邀请刘若拙在京城修建道观居住,被刘若拙拒绝了。

从本质上来讲,道士的修炼理念很难让他们融入世俗。

你想啊,道士以修道成仙为目标,崇尚避世隐居,餐风饮露,这样的人肯定不适合住在闹市。偶尔游戏风尘没问题,和凡俗之人住在一处,那就没有神秘感了。这方面和尚肯定有优势,人家大光头一剃,佛号一宣,看着就和正常人……不对,和普通人不同。

儒家的敬鬼神而远之思想,也影响了道教的发展。普通人相信鬼神存在,但不愿和那些超自然的东西有什么瓜葛,道士们降妖捉鬼祭天作法,这些行为本身就让人敬畏——敬是次要的,主要是“畏”。

因此,外来户佛教能在中原兴盛,那是有原因的。正所谓“不是道士不努力,实在是和尚太狡猾”啊。

今天的隆福寺分外热闹,寺庙前面的广场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

秦行之师徒一路艰难挤进隆福寺大门,在里面转悠了老半天,总算找到一个略微空旷的地方。两个道士还是挺有江湖经验的,什么都不清楚一头扎进去,八成会吃亏,在参与之前还是先探听一下为妙。

秦行之身边是个年纪不大的小胖子,正笑嘻嘻的探头看热闹。

秦行之伸手拉了一把小胖子:“兄弟,里面闹什么呢?”

小胖子愣了愣,打量了一下秦行之和他身边的秦寿,说道:“奇了怪了,二位也是道士,怎么问起我来了?”

“哦,贫道刚来,不了解情况。”秦行之回答。

小胖子一本正经的叹口气:“唉,这事儿可复杂了,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你慢慢说,贫道不赶时间。”

“看到了吗,里面一群道士一群和尚跟斗鸡一样,我告诉你小道士,我估计全京城的道士都来了,至于和尚嘛,也绝不仅仅是隆福寺的僧人。这两群人凑到一起,正如猫见了狗,谁看谁都不顺眼,那能有个好?”

秦行之斜了一眼小胖子:“你似乎忘了,贫道也是道士……当着我的面,把道士比喻成猫狗,你这是找打吗?看你白白胖胖的挺可爱,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咦,是你让我说的。不愿听算了,我还不说了呢。”小胖子恼了。

秦行之无奈,只好捏着鼻子说道:“算了,贫道方外之人不计较这些东西,你继续说吧。”

小胖子倾诉欲很高,立刻兴奋地说道:“其实也挺简单……”

秦行之翻白眼:“到底是复杂还是简单,你这人的嘴巴似乎有些不靠谱。”

他觉得自己问错人了,身边的这个小胖子说话可信度值得商榷。可惜到处都是人,只有小胖子身边人少一些,秦行之不愿放弃这个好不容易得到的空旷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