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扪心问诊

和中国的公司不同,大部分外国知名公司的名字就是公司创始人的名字,比如迪士尼、惠普、宝洁……

这背后的隐喻是,公司就是创始人意志的体现。一个公司就像一个人一样,由各个部门组成,研发、生产、销售、后勤……如果公司出问题了,老板会立刻去看是哪个部门运作不好,是因为研发部门研发的产品与客户需求不符影响了整个公司,还是后期的销售与运营出了问题。

一个人的发展,也包括了专业知识、工作技能、人际关系各方面因素,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也应该像把脉公司一样,去探寻病因。

说来惭愧,到目前为止,我只在新东方这一家公司工作过,但已经有了两次被开除的经历。幼稚也罢,可笑也罢,如今再把那些事拿出来当作现实抽向自己的一记耳光,感觉也很酸爽。

2008年,我在新东方经历了三个月魔鬼般的培训,但最后还是接到通知,上岗名单里没有我。那种沉到谷底的感觉,就像大学时不断被女生拒绝惨到想自杀的那种心理状态。

2009年再败再战,到了暑假,我总算开始在新东方第一次带课。给调皮捣蛋的学生讲课很痛苦,但比这更痛苦的是面对那些丝毫没反应的学生,我们把这种叫“僵尸班”。无论你如何使尽浑身解数,他们总是摆出一副要死的表情,可能是轻蔑、无视、悔恨、痛苦的结合体。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就想起受训时被老教师各种骂的场景,心想,这点事还扛不过来吗?

好在,短暂的磨合期过后,我和同学们真真正正地打成了一片,几乎每次下课,大家都用掌声感谢我。

这个时候我又开始犯傻了,中午老师们一起吃饭,我大声说:“我们班学生可棒了,各种大声鼓掌,你们班是不是也这样啊?我觉得学生们太可爱了,我太喜欢‘酷学酷玩’这个项目了。”

当时我只是很单纯地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喜悦,完全没意识到我的行为在别人眼里却很傻,更关键的是其他班里的学生并没有这么配合,甚至有些僵化。

带了两期课程,不需要那么多老师时,我就光荣下岗了。学生对我的打分很高,没想到还是有人对我说:“艾力,你可以回家了。”

又是一次晴天霹雳,如果说第一次培训没通过算被开除,那这就是第二次了。我非常懊恼,一点也想不出自己哪里做错了。我甚至想过,自己被开除的原因是曾经借过领导的一条毛巾忘记还他了,赶紧说:“领导,我还你毛巾。”领导顿时无语,聊了半天,我也没听进去,心里想的全是:“怎么能这样呢,我们这不是一个靠能力的社会吗,不是不搞关系吗?我来新东方就是希望纯洁地活着。”

这个时候,我知道“我”这家公司出了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为自己把脉,找到病因,往往是最难的。有时候,可能通过自己冷静分析就能找到原因。更多时候,却可能需要通过别人,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问题。

领导知道,同事知道,但他们未必愿意告诉你。

我做了件看上去很傻,但很有必要的一件事——几乎给身边所有认识的人打电话,问一下大家对我的想法和建议。这也是个情商很低的行为,毕竟当你打电话给朋友说:“告诉我,我哪里有问题?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对方碍于情面,恐怕很难完全说出内心的想法。但有时候,真正的朋友,也会诚挚地告诉你的问题所在,帮助你成长进步。

那一次,我从朋友那里并没有找到适合的答案。

失去工作的我,在假期参加了北大和日本合作的国际游学项目。在新的环境下,我很快恢复了活力,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校学生们打成一片。有一次,我和几个来自英国、乌克兰的朋友约好晚上7点集合去涩谷吃饭。从7点等到9点多,饿得前胸贴后背,两个老外姗姗来迟,他们看到我们几个郁闷的样子,还很不解地问:“为什么要生气,Be happy就可以了啊,那么认真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