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对比才知差距(第2/3页)

上次郭氏父子在何潮的精心安排之下深入交谈之后,虽然还没有做到十几年的误解一朝冰释,但二人之间也比以前亲近了许多,郭统用答应不再过多地插手郭林选的事情,允许郭林选按照自己的方式创业和生活。父子二人都非常感谢何潮的成全,郭统用对何潮的观感一下上升到了超越江离形容的高度。

郭林选对何潮的好感也大幅上升,和父亲的关系是他多年的心结,要不是何潮,父亲和母亲当年的往事他到现在为止还不得而知。父亲从未向他说过他和母亲的感情经历以及母亲为何离他们而去,在他的童年记忆中,父亲不是从来不管他和母亲,就是一见面就对他呵斥加批评,指责母亲不该对他传授不正常的价值观。

因为常年跟随母亲的关系,郭林选不知不觉还是被母亲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以为他听到的都是真相,他以为父亲对不起他的母亲,他以为母亲是受害者,现在才知道,许多事情远非表面上那么简单,有许多真相隐藏在事情的背后,不用心去发现就会被蒙蔽。

知道真相后的郭林选并没有转嫁心中的怨气而去痛恨母亲,他觉得母亲很可怜!母亲用冷漠、自私和谎言为自己编织了一个世界,她生活在虚伪的世界里,心安理得地享用一切,还觉得全世界都背叛了她,她的痛苦、惊恐和不安,远比她得到的多。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郭林选希望母亲可以早日走出内心的樊笼,打开枷锁抬头望望天空,天空湛蓝而广阔,可以容纳古往今来所有人的悲欢离合。

不过郭林选并没有因此而彻底原谅何潮,在当年明月以及打赌两件事情上,他还是觉得他吃亏了,得找个机会还回来。一码归一码,何潮是在父亲的事情上帮了他的忙,他感谢他,一样会想法回报何潮的付出。

何潮也很明显地感觉到他和郭林选关系的走近,当然他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郭林选和郭统用的心结,十年寒冰,结冻非一日之功,以后还需要不断地磨合升温才行。而他和郭林选的矛盾虽然没有那么深那么久,但他很清楚,在邹晨晨的感情没有着落之前,他和郭林选之间依然会横亘着一道鸿沟。

中巴沿粉岭公路一路南下,两侧的景色和深圳并无太大区别,但建筑物却高大先进了许多。第一次来到香港的何潮有几分兴奋,目不转睛地望向窗外。

香港,他终于来到了香港,来到了许多人向往的神奇之地!

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年用两个背包,一个是黑色的手提包,上面印有北京天安门。另一个是白色的帆布包,上面是上海的字样。在何潮童年的记忆里,北京和上海是心目中最近又是最远的最大城市,他幻想有朝一日可以参观北京天安门和上海黄浦江。

后来在北京上了大学,对北京无比熟悉之后,在假期之时和艾木、周安涌、历之飞等人去过两次上海。对比之下,上海果然是十里洋场,比北京繁华并且富裕许多,用当时的话说是洋气许多。上海人不但在穿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消费习惯上,都引领全国风气之先。

从经济数据来看,也是如此。1980年时,上海的GDP是北京的2.24倍。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两地的差距开始逐渐缩小。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早期,京沪两地的发展速度几乎持平,总量比值大体维持在上海和北京是5:3的水平。而广州的增速远远快于京沪,因而广州和京沪两地的差距都快速缩小,广州在跑步前进。

但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北京的增长势头和上海、广州出现了明显的分野。北京的增速明显超过了上海和广州。1995年,北京GDP相当于上海的60%,广州的120%,而到了1997年,北京的GDP依然是上海的60%,却已经是广州的130%了,是深圳的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