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第2/3页)

十一娘就坐到了徐令宜的身边:“侯爷,我觉得您说的那个事挺不错的。就是孩子我还要看看才好。您说,找个什么借口让那孩子来趟燕京好?”

徐令宜略一思忖才反应过来,他笑道:“这还不好办?你就说谨哥儿马上要搬到外院去了,你一个人觉得寂寞,让英娘来给你做个伴不就成了。而且这个时候送信去余杭,过了年启程,正好三月间到。你们还可以去逛逛庙会,踏个青。”

这么简单的理由,她却没想到。

因为心虚吧?

十一娘汗颜。

“侯爷这主意好我这就写信封去余杭。”她模棱两可地应了,忙转移了话题,“雍王爷的钱凑齐了吗?”

“凑齐了。”徐令宜笑道,“这个大丰号的掌柜可真不简单。二十万两的银子,一分钱的利钱都没有要。还倒包了五万两银子的红包给白总管。这样大手笔,他何愁生意做不起来。”

“这样大的手笔,也要有这样大的本钱才是。”十一娘听着不微微蹙眉,“侯爷可知道这大丰号的底细?”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徐令宜道,“我打了二十五万两银子的借据给他,年利一点。得息虽然少了点,可字面上不为错。至于说底细,不管他是什么来头,也不敢到我们面玩阴的。”说着,眉宇间流露出几分居高临下的霸气来。

看着他天天在家里闲逛,倒忘了他还是个太子少保。

十一娘忍俊不禁。

民不与官斗。这大丰号不管是什么底细,徐令宜只要不贪小便宜白拿大丰号的银子,大丰号还真就不能把他怎样。

徐令宜吩咐十一娘:“过几天不是雍王妃的生辰吗?你帮我带一匣子金条给雍王妃。跟雍王妃说,让她找家百年老字号的银楼兑出现。宁愿吃点亏,也不要和像大丰号这样的银楼扯上关系。要是钱不够花,就孩子满月、周岁、大人的生辰、寿诞轮流做,千万不要再去借银子了。”

十一娘见他表情凝重,迟疑道:“侯爷,是不是有什么事?”

徐令宜沉默了好一会才低声道:“去年春天,雍王举荐工部给事中为高淳县令,吏部很快行了文。还是士铮跟我说我才知道,原来太子通过他举荐了翰林院学一个姓李的翰林……”他苦笑着摇头,“结果今年太子想举荐他老师的学生去嘉兴任县令,又有人跑到雍王那里谋这个位置。”

十一娘大吃一惊:“侯爷是怀疑……”

“不是怀疑。”徐令宜道,“要不然,士铮也不会专程为这件事找我了。”

“那太子是什么意思?雍王那边,你可去提了个醒?”

如果太子和雍王起了争执,不管是哪个赢,对徐家的杀伤力都很大。最怕是皇上觉得两人没有手足之情,一怒之下把两人一锅端了。那徐家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见妻子忧心忡忡的样子,徐令宜有点后悔把这件事告诉她。

“你别担心。雍王是个明白人。有些话我已经跟他说了。”徐令宜低声道,“我这也是想再给他提个醒。”

一直以来,皇上有意无意地让太子和徐令宜保持着距离。徐令宜和太子之间也因此客客气气的,舅甥之情很淡薄,更多的是君臣之礼。反到是雍王,平时没有什么来往,可一有事了,雍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徐令宜这个舅舅。

“我知道了!”徐令宜的话并没有让十一娘放心,反而更担心,在心里细细地思量着见到雍王妃的时候该怎么说好。

有小丫鬟隔着帘子禀道:“侯爷,夫人,四少爷过来了。”

自从那天在书房徐令宜拂袖而去,徐嗣谆就没再去外院的书房,徐令宜也没有说什么,就这样很自然地接手了家里的庶务。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他不在家里的时候徐嗣谆帮着管了几天家,现在他回来,家里的事又交到了他的手上而己。他也因此早出晚归,徐嗣谆和姜氏几次来问安都没有遇到他的人。只有谨哥儿抱怨:“爹爹现在也不陪我写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