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再回学宫(第2/3页)

再说即便宁氏的势力已经大半撤出燕京,但宁氏在毕乌宫的根基还没有完全被动摇,除了宁致行这样的祭酒外,毕乌宫的大祭酒,也是宁氏的一位道丹境族老。

当年英王之所以能在最后力压太子赢丹一头,宁氏之所以在黄麋原败得那么惨,跟他多少有着或间接或直接的关系,陈海没想到太子赢丹及宁氏,在燕京的残余势力代表人物,此时却来邀请自己,实在是有些耐人寻味。

陈海突然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太孙起了兴趣,笑着说道:“本该如此,我初回燕京,也无所事事,要不明日我到毕乌宫造访余公子,如何?”

宁致行道:“那是最好,陈侯多年之后重回学宫,礼仪方面不能怠慢了,我这就回去准备。”

宁致行回话的时候,陈海盯着他的脸看个不停,也没有再他脸上看到什么异样的表情。二人就此说定之后,宁致行也没有多做耽搁就告辞了。

……

第二天一早,天气就有些阴郁,陈海另有事情要请苍遗去办,他便乘坐车撵,在百余精锐护卫的簇拥下,穿过燕京城,往燕京城东面紧挨着的神陵山而去。

出东华门,远远就能看到神陵山脚下的梅渚湖,而奎狼、毕乌等七大学宫,错落有致的建成环渚湖的神陵山半山腰上。

毕乌宫是梅渚湖东面半山腰间的一组玄黑色建筑群,建得巍峨壮阔。

陈海御骑到神陵山下,便能看到毕乌宫的山门前挂着一幅巨大的对联,上书“三十年磨砺,金丹圆转如意;尽一夜辛劳,毕乌蓬荜生辉”,而毕乌宫的大殿广场上,正有人头攒动,怕是数千人似乎都在专程等他过来。

这场面着实吓陈海一跳,他本以为经筵,只是一个过场而已,最关键的是太孙赢余要想私下跟他见面,眼前可哪里有半点走过场的意思?

难道自己会错了宁致行意思,或许致行及他背后的太孙赢余,目的就是单纯照老规矩,请他回来谈经论道。

十数头赤狻兽、三十余头黑狡马皆披淬金重铠,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时,大殿广场前有不少身穿黄色道袍的毕乌宫学子欢呼了起来,但更多的人,毕乌宫之外的其他学宫弟子,对陈海的到来,更多是冷眼相对。

他们聚集过来,更主要的是想来看看陈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

欢呼之中,还一阵酸溜溜的声音传了过来:“欢呼个什么劲,不过四姓家奴而已。”

说话的那人一身青衣,看起来应该是奎狼宫的一名弟子。

此言一出,就有几名身着黄色外袍的毕乌宫弟子都不乐意了起来,指着奎狼宫的人大骂:“吃不得葡萄说葡萄酸,有本事你们也请一个来给你们开经筵,莫要跑到我毕乌宫大殿偷听经义。”

“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我们奎狼宫中道丹境大祭酒就有三人,随时准备为我等弟子答疑解惑。哪像你们毕乌宫一样,找回一个四姓家奴,就得意得不行了。”

一句话点燃了炸药桶,双方开始对指着喝骂起来。

太孙赢余和宁致远几人脸色铁青的站在人群之中,他们知道这几年来,其他宫的祭酒、弟子,欺负宁氏这一脉在燕京的势力式微,总是百般挑衅,即便是他们出面喝斥,也没有什么效果。

突然一阵不知道谁喊了一句“陈真人过来了!”奎狼宫诸多弟子的吵闹声音,顿时小了下去,紧接着就看到陈玄真带着两个中年到人面无表情的走了过来。

太孙赢余和宁致远赶忙过去给陈玄真行礼。

太孙赢余虽然早封沥川侯,但学宫之中他只是弟子身份。

陈玄真负着手,面无表情地说道:“太孙在毕乌宫中呆久了,这次竟然请陈海到毕乌宫传业授道,想来是静极思动了?”

陈玄真口中对赢余毫无敬意可言,但赢余这些年呆在学宫之中,早就琢磨出了城府,心下虽然暗恨,但是表面上还是笑着应道:“陈真人哪里话,只是毕乌宫每况愈下,适逢陈侯赴京受封,我这才起了心思,想让陈侯给毕乌宫门下指点一二,好在每年的大试之中挽回些局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