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拔寨(第2/3页)

拓跋部拔营而走,魔猿城也动了起来。除了留乐毅率两万人族精锐、一万蛮卒留守白鹿城、魔猿城、玉柱峰等要隘外,陈海与铁鲲率五万蛮甲、四万人族甲卒,也从魔猿城开拔,远远缀在敌军之后。

九万精锐没有试图强攻,相距百里,远远缀在后面,像是给拓跋部送行一般,但给拓跋旗心头的压力,却重如山岳,他心里清楚,一旦他这边稍有失策,铁崖部九万精锐,将像上古凶兽一般,疯狂的扑上来,将他们撕成粉碎。

尽管如此,拓跋旗也不能和铁崖部多做纠缠,就想着顺利撤回白水城才是重中之重,才能保证拓跋部的根本、从长计议。

一前一后两路大军,皆分前锋、左右翼军、中军及后军,犹如十数条巨龙分为两组,在大草原上缓缓的蠕动动。

……

此时,看到沁海渡远远在望,周围一片宁静,看不到大军压城的一幕,左鹫才稍稍松了口气,催促部将、兵卒,快快通过浮桥,进入浮桥另一端的沁海渡城。

进入渡城后,左鹫与无亥简单了解了一下当前渡城所面临的形势,登上城墙,才看到黑燕军的前锋营寨,驻在距离沁海渡城三十里外的一座矮山脚下。

左鹫知道三十里外的五千人族,都是历经血火淬炼的铁血精锐,也知道黑燕军还有一万多兵马,一天之后就能赶过来,但他们有五千精锐守沁海渡城,他还是有信心撑到拓跋旗率主力东归。

拓跋旗坐在四头青蛮巨兽拖动的车辇之上,看到万丈高空那头金羽妖鹤居高监视着他们这边的一切,就烦躁无比,他总觉得哪里好像出了什么问题,但是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出问题的所在。

虽然拓跋部还有上百头铁翼魔鹫,真要一哄而散,也能将那头老妖鹤撕成碎片,但那头老妖鹤,妖丹境修为,顶着凛冽的罡风飞得太高了。

越过一万丈,罡风比玄刀灵剑还要锋利,还对玄修的神魂有极大的伤害,绝大部分魔鹫,是没有办法飞到那么高的,拓跋旗作为主帅,也不能随随便便乘御魔鹫,去追杀那头老妖鹤吧?

铁崖部还有要发动进攻的迹象,难道铁崖部只是想将他们逐回潼河东岸,然而他们在沁海渡的西岸建立据点?

只是黑燕军的异动又怎么解释?

又或者,铁崖部有信心认定黑燕军能在他率大军赶到之前,拿下沁海渡?

拓跋旗一边派信使催中第二批援军,以最快的速度往沁海渡赶去,又让扈卫从胁裹而行的燕州苦奴里,去找曾经是黑燕军或者跟黑燕军有过交锋的老卒,了解黑燕军更多的情报。

在行军途中,当越来越多有关黑燕军的情报,汇集到拓跋旗的手里,拓跋旗心头的不详预感越来越重,他这时候只能期盼黑燕军已经没有那张底牌了……

……

沁海渡城西三十里外的山岭下,黑燕军前锋两万战骑这时候总算是都开拔到预定战场。

阎渊拖延了三天没有直接进攻沁海渡城,所看重并非是汇合过来的一万五千战骑,毕竟在左鹫率部赶到后,他们就不能彻底将沁海渡城封锁起来,还是又让两千蛮勇进入沁海渡城。

阎渊等的是随第二波前锋战骑运来的二十六架天机连弩。

黑燕军最鼎盛时,拥有天机连弩逾二百架,当时都部署在甘泉岭西麓,与西园军对峙,随后数次溃败,兼之最后的黑燕军残部又分裂成数支各奔东西,阎渊手里就剩二十六架天机连弩。

天机战弩也有使用寿命,弩槽及箭阵匣反复发射,都会不断的磨损、变形,差不多在射出二十个基数的弩箭之后,不进行彻底的修缮,就无法再投入使用。

阎渊手下是还有不少炼器师,能修、能造天机战弩,但他们被撤北迁赤眉湖后,资源太有限了,此时只是勉强修造出一批核心配机等着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