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潜伏(第2/3页)

“哦。”虬须汉子蹙着眉头,不大相信陈海的说辞,也直接表现在脸上,态度骤然间就冷淡下来,似乎后悔邀陈海过去喝酒。

陈海却是喜欢这性子梗直、心眼却不瞎的虬须汉子,但他今天要想入城,实在是很难编造出一个完美无瑕的身份出来;倒是那个惯当和事佬的青年不觉得陈海有何可疑的地方,热情邀他坐下来,倒了一碗酒递过去,介绍起他们的身份来。

虬须汉子名叫苗雄、白面青年名为贺成章,而和事佬青年名为贺得昌,都是平卢大绿洲西部长乐城人士,是长乐城的低级武官,奉命护送长乐城主府的商队前往河西,此时也被困在鹿城进退不得。

长乐城主之位,在益天帝西征战事之后,就一直落在贺氏的手里,贺成章及贺得昌应该都是贺氏的旁系子弟。贺氏并没有明确站起来说投附叛逆,也没有明确说支持叶氏残族,与共同控制鹿城的几家世族一样,都还是中立态度;因而苗雄、贺成章、贺得昌,对燕州出身的陈海也没有多强的敌意。

然而坐下来饮酒,陈海还是能感受到苗雄、贺成章、贺得昌等人,虽然都不介意跟河西做生意,甚至满心期待因叛乱战事而中断的商路能早早打开,但他们都没有忘却二十年前的血腥战事,都不支持董氏过渡插手平卢大绿洲的事务。

即便是对董宁此时的身份以及叶氏复国等问题,苗雄、贺成章、贺得昌都有不同的意见跟立场。

在性子软弱的贺得昌看来,董宁既然已经嫁入西羌国,那他们作为西羌国的子民,也就应该认同她少君妃的身份,应该支持叶氏复国。

贺成章则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更希望在叶氏与张氏争国时,他能找到个人飞黄腾达的机会。

而在性子最为梗直的苗雄看来,董宁不过是董氏涉足平卢大绿洲的傀儡跟棋子,叶氏借董氏的力量复国必然会被董氏更深的控制,到这时候叶氏就已经不能再算是西羌国的王族,然而苗雄也不认可叛逆篡位的张氏。

要是站在西羌国子民的立场,苗雄可以说是见解不凡、心志也最坚定,西羌国真要没有那么多的乱事,苗雄未来的成就,应该远在贺成章、贺得昌之上。

饮着酒,欣赏鹿开峡绝美的月色,凌晨时,苗贺三人才收拾行囊回鹿城,贺得昌也邀请陈海跟他们一起同行去鹿城;陈海也不拒绝,走下鹿开峡,看到他登山时留在山脚的那匹老瘦黑马还系在水潭边的胡杨树上。

从河源乘马到鹿城百余里,天光已大亮,城门开启不禁进出。

虽然鹿城此时还保持中立,但与以往相比,也是极大加强了战备。

无论行走于西峡走廊的商旅,起点及终点在哪里,位于平卢大绿洲东部边缘的鹿城,都是绝大多数商旅所选择的歇脚点,这就突显出鹿城不仅仅在城池规模上,在平卢大绿洲的地位,也仅次于位于平卢海北岸的王都。

除了商旅发达外,鹿城与商旅密切相关的手工业也极其发达——这也是陈海看重鹿城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手工业发达,意味着鹿城拥有大量熟练的匠师、匠工,也拥有很多家手工业作坊及工场。

鹿城仅城池内的住民就高达七八万,远高于以牧业、农业经营为主的城池。

益天帝西征战事之后,西羌国复立,叶氏王族却没能将手伸到鹿城,也没有任何一家世族独占鹿城。

此时的鹿城有五家相对重要的世族,都有明窍境的强者主持局面,是这五族联盟控制着鹿城的军政、手工业及商旅事务;即便是城主之位,也是由五家轮流来坐。

以往鹿城隶属于城主府的卫卒共编有两千人,因此鹿城极为富裕,除了征募本城健勇为卒,还在整个平卢大绿洲大量招募有修为在身的武修担任武官,兵甲也极精良,使得鹿城城卫军在平卢大绿洲四十多座城池里,算是一支不弱的城主府战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