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伐兵真意(第2/3页)

趁着宁蝉儿正忙,陈海将胸臆间那缕再难压制的磅礴气息,转入眉心祖窍之内的识海,所悟道之真意也只有在祖窍识海之中才会具相化形。

自入学宫之后,陈海也化时间研究过燕州玄宗世族所藏秘典,到底蕴藏有多少种诸道真意,研究过诸道真意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燕州玄典秘学,所蕴藏的,也可以说是燕州宗门世阀子弟,这数千年来以来所悟的种种道之真意,分下品、中品、上品三类。

谁要能参悟出上品真意,无不是燕州冠绝一世的绝世之才。

而在传言中在上品真意之上,还有极品、绝品两类只存在传说中,但近数千年来,都还没有听说有人参悟出来——或许唯有极品、绝品真意,才是突破生死之门、超越天地牢笼的关键所在。

杀戮真意便是传说中的极品真意,但那是上古时期才出现过的玩艺,学宫古册里记载参悟杀戮真意,真意雏形入识海化血云一片,掌握完整的杀戮真意,又分一到三重境界,可凝聚诸魔神秘相,魔煞神威难以想象……

然而陈海将胸臆间翻腾的这缕气息化入识海,却并没有化为杀戮真意所特定的杀戮血云形态,便化为一团形态变幻莫测的玄光,在识海之上翻滚不休。

这团玄光扭动不休,作为真意雏形,还没有真正形成最后的形态,但隐然能看出一枚巨大的法印,要镇压下来——虽说玄光法印远未成形,但碎裂真意所化的剑气却嗡嗡震鸣,在识海里围绕风雷篆印转动的速度骤然间缓慢下来,似乎同时要臣服在玄光法印之下。

玄光法印所代表的道之真意,竟然堪比上品级的存在?

而因为这枚玄光法印的存在,陈海神识延伸出去,对杀戮意志所凝聚的杀伐兵气感应更为清晰,仿佛似能拿肉眼看到有一片白蒙蒙的薄云笼罩在黑山寨战场的上空,天地元息就是这层白蒙蒙的薄云牵动下变得混沌错乱,差不多有二三十里方圆的样子。

二三十里纵深,已经超出绝大多数明窍境强者神识所能延伸的范围,也难怪明窍境强者的神识在混乱的战场之上,再难以驾驭天地元息。

这一刻,陈海明白识海之上这团似法印变幻的玄光,到底是对应什么真意了?

在学宫的秘典里,对这一种道之真意及杀伐兵气的描述极少,虽然只言片语,却也不是没有。

有的地方称兵阵真意,有的秘典里称伐兵真意,也有称之为玄骧真意,具体叫什么都只是一个名称,但所代表的意义却又是明确的,就是陈海不想到自己有朝一天,会达到了从兵术入道的境界。

或许称伐兵真意更合适一些。

除了武道及玄法修行外,燕州还有很多由琴棋书画甚至种种草树就突然顿悟入道的先例,当然也不缺修兵法、兵术入道的先贤,只是这几千年来极少有这样的兵法大家问世。

陈海没想到这一幕会落到他的身上。

据学宫不多的记载,参悟伐兵真意,在识海凝聚伐兵法印,并不能与天地元息产生感应,也没有操纵风云、撕山裂海的大神通,在上古神魔时代,视为天地法则之下的小道,但仅仅是通过对杀伐兵气更清晰的感应认知,陈海自此之后,他对兵势之变化也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境界,身在混战阵中也能清晰知道战场每一处角落的细微变化。

更何况,参悟伐兵真意,就可以将杀伐兵气纳入体内,化为至纯至正的一缕精纯元息,或助修炼,或补充真元法力的不足。

陈海此前观战局的发展,如何调兵遣将还要默默计算一番,还要耐着性子观望双方的兵形与抵挡意志与阵形的强弱对比。

这时候那一层薄云般的杀伐兵气变化,就是战局中双方将卒意志的最直观反应,两三千贼寇已经是没有什么反抗余地了,陈海将两队预备兵马,直接从左右两处寨墙缺口,调入寨中参加战局,将贼寇所剩不多的最后一点抵抗意志,直接压垮掉。